一位老臣皱着眉头,大声质问道。
傅恒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道:“祖宗之法固然重要,但时代在变,我们亦应与时俱进。
况且,皇上此举并未违背祖宗之大义,只是在具体做法上有所创新。
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而错失了变革的良机。”
萧剑也接着说道:“诸位大人,我们应该看到皇上的决心和能力。
如果我们一味地反对,不仅是对皇上的不敬,也可能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在萧剑、傅恒等人有理有据的反驳下,那些反对的大臣们渐渐没了声音。
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观点,意识到皇上的决定或许并非毫无道理。
最终,满朝文武不再言语,纷纷跪地,高呼,“皇上圣明!”
声音整齐而响亮,在乾清宫内久久回荡。
一场因封后引发的朝堂风波,终于在萧剑、傅恒等人的努力下平息了下来。
早朝的钟声渐渐消散,大臣们鱼贯而出,朝堂之上恢复了往日的寂静。
乾隆坐在龙椅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切与期待。
待众人退去,他立刻唤来钦天监官员,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命你们即刻择一良辰吉日,为朕与云儿的大婚所用。”
说着,他又微微眯起眼睛,略带暗示地补充道,“日子尽量定得近些。”
钦天监官员们面面相觑,心中满是无奈。
他们深知皇上的脾气,不敢有丝毫违抗。
其中一位年长的官员战战兢兢地开口:“皇上,经臣等仔细推算,半个月后便是宜嫁娶的良辰吉日。”
其实乾隆心里早就有了打算,为了能早日与萧云成婚,他早已暗中命人筹备大婚所需的一切。
宫殿内外,从华丽的喜服到精美的饰品,从丰盛的酒席到喜庆的布置,所有东西都已准备得差不多,就只差一个正式确定的日子。
乾隆得到这个答复后,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仿佛阴霾尽散,阳光洒满心间。
他迅速处理完堆积如山的奏折,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养心殿。
一路上,他脚步轻快,嘴角始终上扬,身边的太监宫女们都能明显感受到他那难以掩饰的好心情。
当乾隆欢快地走进演武场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