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负责打敌团部东北角的炮兵指挥室,并支援三组战斗。】
【三组,负责歼灭白虎团团部作战室内之敌。】
【四组,负责歼灭混乱之敌和摧毁敌汽车。】
【一声令下,即刻行动。】
【“化袭班”的每个人,高效、精确地执行着作战命令。】
【仅仅用时14分钟,毙伤敌机甲团团长以下97人。】
【俘敌军事科长、榴炮营副营长等19人,缴获“白虎团”的虎头旗,战斗至此结束。】
【而化袭班13人,仅仅一人轻伤。】
【白虎团前线还没怎么打呢,后面家就没了。】
【战后,化袭班荣获集体特等功,杨玉才荣获个人特等功。】
【从这件事,大家也就明白特等功的含金量,那都是改变战局的神人才能获得的。】
【以我们的视角再看这段历史,这是相对好打的一仗。】
【但带入战士们的视角,无一不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战斗的。】
【他们全力以赴每一仗,无数先烈牺牲,才把敌人打上了谈判桌。】
尽管天幕上的解说,非常简单,但是历朝历代的有见识的人,都明白其中的凶险与不易。
13人潜入后方,还能斩首成功,这太逆天了!
同时,还有更多人,在对棒子国的这个白虎团,发出了质疑。
“你一个团级指挥所,竟被13个人干废了,丢人不丢人啊?”
“不能说志愿军牛逼,只能怪这些对手都太菜了,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志愿军只要出手,那便是降维打击。”
宋朝位面。
岳飞倒吸一口凉气:“斩将夺旗,这是要封侯的大功!”
一旁,岳云也不敢置信道:“看似轻描淡写的解说,但实际上他们的每一步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而且一步也不能出错,才能最后功成。”
杨玉才的临场应变能力,有条理的指挥,战士们之间的相互配合,最为关键的是,这十几个人悍不畏死、一心为家国的绝顶无敌信念,这些因素,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