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德利先生,请检查一下吧。”
外出做生意的商人没一个不仔细小心,哪怕面前两位老者不是跟他第一次打交道,这位商人也重新数了一遍桌子上摞好的一排排十个一组的铁币。
“一百七十三摞,再余七个单独的铁币。没错,跟单子上记录的一致。哎,这些铁币又不值钱,又重,但离不开这些又爱又恨的小可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商人边说边确认完,随后自己拿起桌面上的羽毛笔,在单子一块地方签好自己的名字,再从胸口内兜中掏出一个金属印章,在木桌旁边的一个小小火炉中炙烤加热一下,于印章加热后温度传导到手指前,用印章另一头凸纹处烙了一下自己刚签名的地方。
高温灼烧,羊皮纸上留下黑色的独特印记,这就是确认了。
随后则是较为专业的工作,基尔站在旁边看的仔细。
两位老人将一摞摞铁币放在一直没用上的天平一端,之后从放在另一个桌子上的砝码拿起一个较大的砝码。
这个砝码呈正方形,下面是平的,上面带有一个手可以抓起的金属环。而在砝码其余四面,上面则用黄金熔铸了一个数字。
黄金在火焰照耀下闪闪发光,离得稍远都能清晰看到上面的数字。
这个数字则代表了这个砝码的具体重量。
老人将砝码提在手里,专门展示一样,朝着周围商人示意一番。这表示一切经过有各位在场的商人监督,并且砝码重量无误。
随后将砝码放在天平钱币的另一端。
这个砝码重量颇重,放下去后,立即将天平原本被压向一边的情况搬回大半。
随后便是其余几个砝码上场,一样的动作,但砝码就迷你了太多。越到最后砝码质量越小,最终天平重新平衡下来。
如此,所有铁币的重量便经过砝码确认了出来。
为什么要称重铁币的重量呢,基尔本来还没闹明白,但随着看到老人将实际的铁币重量与那位商人公布,再经过计算,从之前数数量的铁币价值中减去一些数字。
“原来如此。”
伴随着周围人小声的交谈,基尔搞明白了这样做的原因。
原来虽然铁币较为耐磨损,并且制作时添加了其他东西进入耐锈,但磕碰经手,每一枚铁币都还是会有少许磨损损伤。
一两个十来个没什么,这个数量很小。可一但数量成百上千,原本不起眼的磨损和损坏就成为了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了。
因此铁币的数量归数量,它们的重量也得进行称量才行。
因为王国内流通的钱币基本上是仿照帝国钱币制作,所以钱币的质量标准也跟帝国持平,每一个钱币除了制造时的少许差异,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致的。
全部铁币的缺少的重量换算一下,就知道总数中少了多少枚应该算上的铁币。
这项工作看似多余,因为总共也减不了一两枚钱币,但基尔通过其他在场商人的议论,知晓了这不过是前菜。
真正锱铢必较的大头在等一下的铜币上。
根据王国法令,一枚标准的无缺损铜币等价值十枚标准的无缺损铁币。
因此刚才跟铁币一样多的铜币,才是这个商人今次拿来换钱的大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