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中世纪女领主 > 170-180(第11页)

170-180(第11页)

另一位身宽体胖的布商满不在乎道:“羊角庄园的羊毛不再出售了,就应该知道他们会自己洗羊毛、梳羊毛的,行了,这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别人能涉足的行业,难道羊角庄园就不能了吗?虽然他们说不定没有加入行会,毕竟是乡间……不过,我们是普罗万人,哪管他们拉尼人有没有加入拉尼的行会呢?”

剩下一位布商其实也不在乎这件事,只是说:“这话说的对极了!只要有纱线,管它怎么来的呢?说不定,是羊角庄园从别的庄园调集了所有纺线女,扩大了羊角庄园的纱线生产呢?反正专职的纺线女,要么是老姑娘,要么就是寡妇,也不用考虑佃租土地的问题,同一个主人的庄园之间调拨,容易得很呢!”

“哈哈,我就是这一点很嫉妒那些乡村地主,农奴那样温顺,怎么安排完全由他们说了算。要是城里的工人,他们可不会那么听话。”心宽体胖的布商哈哈大笑起来。

“农奴也有农奴的麻烦,即使农业年景不好的时候,依旧得留着他们。不然等到来年,生产怎么展开呢?我们在城市里组织工商业生产就不一样了,不景气的时候可以解雇工人,可以暂时不做了,等到好时候了再下场……”年轻布商‘实事求是’地说。

就在这些布商知道羊角庄园纺纱场出产有些不同寻常,但也不是很在乎的时候,羊角庄园纺纱场可是在紧抓生产。

原本庄园里只有十几个纺纱女的,可后来又有一些兼职纺纱女,她们兼职的程度比较深,即固定接纱线活儿,往年纺纱量也只比全职纺纱女稍低。这些纺纱女知道了纺纱工的报酬,再加上她们原本靠纺纱补贴家用也不是可有可无的,现在可不能断了这个,便找上门来,请求罗斯先生也收下她们。

罗斯先生想着羊毛的收购量比想的要多不少,多收几个纺纱女也没什么,就让她们也跟着学使用纺纱机。学的好的就可以做纺纱女,学的稍差的,也可以待定,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纺纱场就要增加人手了。

就这样,真正开始大量纺纱时,纺纱场是有二十多个纺纱女一起工作的。她们一天就可纺出四百多磅的纱线了——此时的纱线市价,手工纺的最优质的,价格是2芬尼每磅,至于只能做纬线的纺轮纱线,看品质而定,反正羊角庄园出的,拿到了一个半芬尼每磅的价格。

也就是说,纺纱场每天出产的纱线,价值接近3镑!

可别小看了3镑,好像路易莎随手支出都不是这些了,实际上3镑从来不是小钱!一天是接近3镑的进账,一年不就是1000镑了吗?而此时有多少人,一年进账能达到1000镑?就算是贵族,多数也是没有这个收入的。

当然,每天出产的纱线价格接近3镑,并不代表利润也有这么多。虽然纺纱场使用了新的梳毛机和纺纱机,羊毛成本也比多数布商更低,但利润率算到出纱线为止,也只有50%左右——这对于此时的手工制造业来说已然很高了,主要是新机器的使用带来了超额利润。

就按照50%的利润率计算,羊角庄园洗毛、梳毛、纺纱一通忙碌,一年总的利润大概是四五百镑的样子。这其实也很多了,因为这只是一个羊角庄园,再多几个庄园也照羊角庄园的做法来,多的不要,就算10个庄园吧,不由是一年四五千镑的进项了吗?

一年四五千镑的收入啊,这是任何一个大贵族,甚至是国王,都不能轻视的数字了。

当然,这个模式不可能无限扩张,因为并不是所有庄园搞纺纱场时,都能得到羊角庄园一样的支持的。最简单的,本身就不产羊毛,周边也很难便捷、便宜采购羊毛的庄园,其实就没有搞纺纱场的基础。

乡村不比城市,城市之所以能成为城市,大多数就天然在交通枢纽上!再加上后来慢慢构建起的运输网络,它们很多都有获取原材料的渠道,成本上也差的不是太远——然而就是这样,北部低地地区的羊毛纺织业还是积累起了相当大的优势。

这是为什么?不就是因为羊毛获取成本的一些优势,在行业体量越来越大后,就越发不可忽视了?

所以,要搞纺纱场的庄园,最好是本身就大量产出羊毛,这样估计周边也是适合产羊毛的。本身出产加上就近采购,至少成本控制上不会比纺织城市差什么的。

这些庄园集中纺线女,甚至还要调拨其他庄园的纺线女做纺纱工,生产才能做下去——就像布商们私下说的,专职的纺线女大多是老姑娘、老寡妇,没有拖家带口,也不会有佃租田地的考量,调拨起来是比较容易的。

而且这样,也不会因为区域的纱线生产都集中到那些庄园了,她们就失业了。

至于那些兼职的乡村纺线女,一来作为兼职者,问题没那么大。二来,因为手工纱线更加优质,估计很长时间内,经线,尤其是一些高档布料,还是只会用手工纱线。这样一来,手工纺纱的活儿估计还是能做下去的,而且说不定会因为供应不上,更加紧俏呢!

另外,羊角庄园纺纱场模式不能扩张,也有市场的原因……纱线现在紧俏不假,可市场的需求总有个头啊!甚至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到头,只要想一想使用纺纱机的纺纱场多起来后,纺纱机会慢慢出现在城市,那时候面对的竞争,就知道天花板在哪里了。

如果路易莎有意搞技术保密,或许还能独占这个优势几十年,赚几十年的超额利润也够了。但问题是,她又没有这个想法?

路易莎的想法不过是先在自己的庄园弄起来,可以打个样,固定下模式,后面的人因为惯性,也因为她定下的法律,可以照着做。到时候,生产力进步了,普遍都有好处,纺线女等可怜的生产者也能分享上一些好处……

所以重点真的不是钱,是这件事的影响力,而影响力是要慢慢显现出来的,至少现阶段还看不大出来——对纺纱场来说,就是羊角庄园内有一些雇工,有数的人口得到了更高收入。对纺纱场外来说,羊角庄园出的纱线汇入到整个纺织行业,就更不算什么了!

事实上,路易莎自己都没有关注那点儿纱线的出售,她也知道时间长着呢,还得看以后。

现在的她已经在考虑飞梭织布机的事儿了……是的,先在还不好立刻上马飞梭织布机,最好等到纱线供应过剩,即织布速度赶不上纺纱了再说。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再者也是最近搞纺纱机想起来,那就先弄呗。

飞梭织布机要比纺纱机麻烦一些,正好可以提前做出来,到时候先不推出,只当是技术储备了。

为此,路易莎挑选了两个人去做这件事,一个自然就是她的首席机械设计师莱昂了,另一个却是此时正在特鲁瓦的小庄园里,秘密制造座钟的安托万——最近,座钟也正是火热的时候,买得起的人只有那么些,可讨论度居高不下啊!

没办法,封建社会,贵族主导,装逼还真就是第一生产力。这等能让贵族老爷们装逼的神器,那肯定走红啊!

当然,说是买的人不多,其实也完全覆盖藏在庄园里的小作坊的生产力了,甚至还要排工期呢!实际上,那边又招募了一批工匠,增加了人手,但产量还是跟不上。因为就像预计的,它不只是做西方一个市场,还有东方呢!

之前转口玻璃镜的商人,吃到甜头了,当然也对转口座钟感兴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