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此刻,他才注意到谢应忱竟然坐得离自己最近。
其他官员见皇帝与谢应忱在说话,全都没心思看戏了,竖起耳朵默默听着。
皇帝心里对于留吁鹰的缺席有些不快,随口问了一句:“出什么事了?”
不等谢应忱回答,他就又道:“两国和谈事关重大,与长狄的和谈不能耽误,朕最近精神不济,这事……”
皇帝本想说让三皇子负责两国议和,可谢应忱风轻云淡地打断了皇帝:“银川城、六磐城和平洛城等地已被我军拿下,北狄大军退到了兰峪关。”
这话一出,四下的朝臣们全都惊了一跳,面面相看,倒抽气声此起彼伏,更有人不慎撞到了茶几角,一阵骚动。
北狄元帅留吁鹰现在还在京中,大放厥词地等着大景“割地求和”,现在北境却已经失守了,又回到了他们大景的手中。
这么想想,这实在是好刺激啊!
有那么一瞬间,徐首辅甚至以为是皇帝故意以和谈为名牵制住留吁鹰,可下一刻他就看到皇帝惊得目瞪口呆的样子。
徐首辅眼角抽了抽,暗暗叹气:好吧。是他想多了。
皇帝气得浑身发抖,拳头紧捏,连脸色也成酱紫色,既惊更恼,瞪着谢应忱的眼神愤愤不已。
这些年,大景朝战乱不断,早就兵疲马困,国库空隙,大景早就经不起战乱了。为了这次的和谈,他堂堂天子不惜放下脸面对着留吁鹰假以辞色。
却没想到,谢应忱竟然背着自己又闹了这么一出!
皇帝一时说不出话来,好一会儿,才艰难地挤出一句阴冷的质问:“谢应忱,你从哪里调的兵?”
“并州。”谢应忱一派泰然地答道。
“好你个谢应忱。”皇帝的脸色阴沉沉的,字字句句都像是从腹腔中挤出,一字一顿。
这私自调兵可是……死罪。
但这句话,到了皇帝嘴边,来回滚了好几遍,他又说不出口了。
谢应忱的不臣之心早就昭然若揭。
他现在有并州在手,可以私自调兵去北境,更可以从西北调兵陈兵京城,而京城只剩下冀州这一道防线。
想到“并州”,皇帝就觉得心痛难当,似有一块心头肉被割下,转头又朝坐在他另一侧的华阳大长公主望了一眼。他这位皇姑母手掌西南,而她明显也是偏向卫国公府的。
万一他们联手……
想着,皇帝便感受到了一种刀锋逼近的寒意,京城如今可谓是四面危机。
不过寥寥数语,气氛愈发紧绷。
东侧戏楼的所有人全都噤声不语,唯有下头戏台的几个戏子毫无所觉地唱着,丝竹声似重锤般声声击打在皇帝的心头。
很快,刚刚去给皇后送赏赐的小内侍又“蹬蹬蹬”地踩着楼梯回来了。
他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只觉得气氛有些怪异,瞥了一眼梁铮后,他还是硬着头皮禀道:“皇上,皇后娘娘谢了恩,令奴婢献给皇上一支玉簪作为寿礼。”
小内侍双手捧着一支羊脂白玉簪,呈给了皇帝。
上好的羊脂白玉簪触手温润,簪头的凤首线条婉约,那妩媚的凤目惟妙惟肖。
这玉簪是当年他赠与柳听莲的及笄礼。
也是她及笄后,他向她诉了衷肠,问她愿不愿意等他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