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也有些困乏了。
狂欢过后,便是精力被掏干的空虚。
虽说场中美丽的歌姬仍在舞动着修长的四肢和灵动的腰身,就算是她们用出了浑身解数,也很难再吸引多少目光了。
李世民打了个哈欠,望着殿外仍旧如墨的黑夜,斜靠着案桌,微微也合上了眸子。
他虽有点乏力,可精神却还不错,脑海中回想着这一年所发生的事,贞观九年,已经不知不觉的到了。
现在,已是丑时。
所燃的报时香,不急不躁的在角落中缓缓流逝。
当岑文本站到殿门前的时候,左丘便已动了,迈着碎步,缓缓走过去,只是,当他接过纸张,扫了眼上面的内容后,便是步伐飞快迅速折回。
“太上皇,诗台有诗送来。”岑文本躬身于李渊耳边,小声道。
李渊几乎就没有动,身上盖着高阳送给他的棉服,轻轻一笑,随意的挥了挥手。
“念吧。”
对于诗台,其实李渊不抱什么希望,所设也不过只是按例行事罢了。
毕竟,这朝堂内外,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哪一个不是诗文齐全,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可以说是大唐最有文化的一批人全都聚集到了这里,自然,外面的诗台,还能收集到什么呐?
这段时间,也不是没有人献诗。
不过多为平平,房玄龄的稍好些,乍一听还不错,但细细品味下,称不上传世。
所以,对于这诗词,李渊也不抱太大的希望了。
今夜,他真的已是非常高兴了,同样也是难以忘怀。
古人云,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哪里有十全十美的事呐?这,已是足够。
有没有诗词,倒是无妨了,这东西,是不能强求的。
左丘领命,他往前走了两步,望着纸张上一个个中正小楷,清清嗓子,以他独有的,明亮的,极富有穿透力的声音,朗诵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李渊直接一个哆嗦,猛地坐了起来,略有昏沉的双眸,刹那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