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傻子。
他以前就很喜欢“昨日周刊”这个刊物,觉得它简直就是为他贴身定制的!
尽管这个刊物也常被人诟病,说它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内容不接地气、无病呻|吟、过于风花雪月全是空谈什么的……
要知道,卫星城里的科研人
员可全是高级知识分子。
连他们都觉得“昨日周刊”太端着了,
那就证明着,这个刊物确实不怎么接地气。
蒋曜从未公开表达过他对这个刊物的态度。
但,他也曾按照“昨日周刊”里的编辑部地址,写信过去鼓励过。
很幸运的是,蒋曜收到过编辑部来信。
至今,那封信还被蒋曜随身携带着。
那已经十余年前的事了,
如今这信件早已经泛黄,信封也因为一直被反复摩梭,变得薄如透纱,破破烂烂。
蒋曜十分珍视这封信,
是因为——
他觉得这信,好像是徐佳熙写的。
蒋曜当然见过徐佳熙的字迹。
二十余年前他数次在鬼门关前徘徊,是徐佳熙一次又一次花用重金,动用她父辈的人脉、找来最顶尖的医生和医疗设备,才数次把他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他是孤儿。
他的抢救通知书上全是徐佳熙的签名。
后来徐佳熙被何靖东“押回”北京前,还在蒋曜的小红本的扉页上写下: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注)
然后,徐佳熙就离开了。
在往后很长一段时光里,蒋曜的情绪一直沉浸在“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这句诗里。
这是汉代古诗《行行重行行》里的最后一句。
而诗词的第一句,是: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