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它最大的个头也就二指长,掐头去尾以后还有刺,根本没有什么肉。
但,鲮鱼再没肉,它也是荤菜啊!
所以苏甜荔常常带着妹妹来到水域附近,寻一处隐蔽地,放一个箩筐,上面倒扣一个带着倒口的自制竹盖,再在箩筐里放点儿蚯蚓、虫子什么的。
到了第二天放学后再去看,总能得到不多不少的渔获。
鲮鱼最好吃法,就是熬汤。
掐头去尾清理好内脏,直接放进不放油的铁锅里,用最小的火慢慢焙干、焙到微微焦脆,然后拿出来用擀面杖来回碾压几下,鱼肉部分很快脱落下来,鱼骨则硬硬的。
这时,用手工将鱼肉和鱼骨分离开,再分别收起来。
熬鱼汤呢,必须要在中午做饭的时候,趁着火候大,直接用碎碎的鱼骨加上大量的开水,再放几片姜、葱白进去,先煮沸一大锅汤,煮沸之后不要揭盖,直接把锅端到一旁去,不理会。
做完午饭后,煤炉子换过了煤球,将煤炉子的风门关到最小,就连鱼汤带锅的架上煤炉子,任由这锅鱼汤慢慢地炖一整个下午。
到了下午苏甜荔放学归家时,整个家都飘满了鱼汤的香气。
只要揭开盖子,就能看到原本满满一锅的鱼汤,已经被熬煮到只剩下半锅的乳白色浓汁,连鱼骨都已经被熬煮得软软的!
这时候,如果苏甜荔手里有余钱,就花上五分钱买两块豆腐,切块放进鱼汤里煨熟,再洒一把从菜园子里薅的香菜葱段,放点盐调味,就是最最最好吃的鲮鱼豆腐煲。
如果手头紧,没有钱,那就从菜园子里拔几个白萝卜洗净削皮切成丝,鲮鱼萝卜汤也很美味。
整个过程是不放一滴油的。
但烟火气很足。
当然了,那点儿鲮鱼,让一家子吃饱吃好是不可能的,打打牙祭就已经很好了。
忆及往事,
苏甜荔忍不住笑了。
直到身畔的姚美玉突然说道:“哎,原来程愈真的住在这儿啊!”
苏甜荔这才回过神,看到了一个……特别眼熟的地方。
一个旱桥的桥洞。
或者说,这其实是个沟渠下的桥洞。
——桥洞的顶上,是个弃用已久的旱渠。所以桥洞并不大,目测也就七八平方米左右。
本来应该是两头通的桥洞,被人用个铁门给关上了!
而且铁门上的栏杆,还用绳子和竹片给绑得结结实实又整整齐齐!
甚至在铁门旁,还被移植栽种了漂亮的矮树和花卉,全都被刻意修整成相同的高度……
门前的野草被清理得很干净,露出绿草茵茵一片平整的草皮。
草坪的一旁,被开出了一片菜田,种着绿油油的油麦菜、葱和韭菜;
草坪的另一旁搭着竹架,晾晒着男式裤子和衬衣,看起来正是昨天苏甜荔视见程愈时,他身上穿着的那一套。
这地方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