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类似于少将和大校的区别。
虽然看起来只有一步之差,但对有些人来说,却是一辈子都难以跨越的鸿沟。
旨意传到内阁,果然差点把内阁炸了。
“陛下真是胡闹!”
李承乾怒道:“不过区区几千兵马的叛乱,竟然连胜两级,直接赏为明威将军,开什么玩笑?”
邵玉堂也说道:“可能是陛下见接连折损了两位将军,故而觉得赵林此事功劳很大。其实马长达兄弟俩的死只能说他们无能,却跟叛军强弱没多大关系。”
处于不同党派的宰相和副宰相都发话了,其他人也都一一发话。
这个说赵林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知府和守备,若是再让他做明威将军,提升实在太快了。
另一个说区区小功就让他做明威将军,日后若是再立新功岂不是赏无可赏了?
还有人说马长达都死在叛军手上了,赵林却如此轻易就平定了叛乱,是不是和叛军有勾结,建议把赵林抓来严查。
反正不管说什么,总之一句话,这个赏赐太大了。
第二天朝会。
成**被大臣们拽来。
李承乾直接开口:“陛下,赵林不过是平定一个小小叛乱,赏点银子就算了,岂能封他为明威将军?若是人人如此,以后岂不是满朝都是将军?”
哪怕文贵武贱,这些人也不愿意看到赵林一步到位做明威将军。
成**不紧不慢道:“诸位爱卿都是这么想的?”
邵玉堂站出来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赵林乃是青州知府,平定叛军乃是他的职责所在。没追究他的治下出叛军的责任就已经是陛下宽宏大量,再要如此封赏,岂不是人人都可效仿?”
一个大臣站出来道:“邵大人说的是,依臣看,别说封赏了,就该下旨呵斥赵林,为什么人家的治下不出叛军,偏偏青州出了?”
另一个大臣站出来道:“臣有疑问,既然赵林这么能打,为何之前不出战,反而等马将军兄弟接连战死后才出?是不是之前叛军势小不出名,平定了也没好处,所以才等马将军兄弟战死,叛军打出了名气后再平定好处更大?”
一个又一个大臣站出来,有的反对封赏如此厚重,有的则是认为赵林功过相抵,还有的却是认为赵林居心叵测,怀疑和叛军有勾结,应该直接下狱审问。
如此重重,让早有心理准备的成**都要气炸了。
“荒唐!”
关键时刻,兵部侍郎肖伟伦站出来大喝道:“尔等如此污蔑一位有功之臣,目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