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李敖在他的小说《上山、上山、爱》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国民党嫡系精于逃跑,死难非其所长,以致烈士缺货。缺货之下,就只好挖阎锡山的死人来充数,一网兜收,唤做‘太元五百完人’。”
1949年12月8日。
唐博雅带着孩子马兴夏、跟随阎锡山自成都搭乘飞机逃往台湾。
1950年3月1日。
蒋介石让亲信陈诚就任“行政院长”,只给了阎锡山一个“总统府资政”的闲差,阎锡山带领部属搬到了阳明山。
唐博雅因为一直暗中向保密局汇报阎锡山的言行,所以又回到了保密局。
1950年6月10日。
由于被叛徒蔡孝乾出卖,吴石将军、朱谌之等同志于台北马场町英勇就义。
唐博雅因为与台湾地下党并没有直接隶属关系而幸免于难,此时台湾岛内的白色恐怖达到了最高潮,但她没有退缩,为了祖国的统一,唐博雅一直在想尽各种办法与党组织重新建立联系。
没过多久,党组织利用在香港活动、打入保密局内部的同志,再次与唐博雅建立起一个秘密情报小组,她一生潜行敌营,一直在为祖国的统一从事秘密工作。
马晋宁、唐博雅都用一生践行了他们对组织、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生命不息、革命不止!
马兴夏在母亲的教诲下,继承了父母的遗志,一直暗中从事促进国家早日统一的工作。
很多、很多年之后。
在中国完成统一大业后的第一个4月24日。
马兴夏的儿子、新增补进入全国协商委员会的马委员,携全家回到了晋省,他要在今天完成祖母唐博雅的遗愿,在太元郊外的烈士陵园,举行马晋宁、唐博雅的合葬仪式。
耄耋之年的马兴夏、被孙女推到了前排,与当年留在大陆的马继夏的后代子孙们,有关部门领导,唐博祥的后代,郑春燕、迟性奇的后人,唯一在世的特战队员小七……
二百余人肃穆的矗立在太元郊外的陵园内,马晋宁、唐博雅的合葬仪式由相关部门领导主持。
供桌上摆放的也不是寻常祭品,而是补颁给马晋宁的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以及补颁给唐博雅的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此刻,马委员和其他参加合葬仪式的人们的耳畔,似乎听到了从空中传来一阵低沉、洪亮的声音: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