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也不信,但我脑袋上的肿块是真的。”柯海因一边说着,一边指着自己的脑袋,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
即便这么明显的证据摆在柯海因的脑袋上,泰瑞昂依旧无法相信这一切。伊塔里斯怎么可能是杜鲁奇的间谍呢?这简直不可能!谁会有这么多年耐心潜伏在一个地方?一定是魔法或是咒语!谁让伊塔里斯真的像一个师父那样,一直认真教导他武技。
再之后,就是芬努瓦平原会战了。
这次,伊塔里斯没有留手,他也没法留手了。在冠军对决中,他毫不犹豫地挥剑斩杀了来自伊瑞斯王国的阿海尔,几乎是在一瞬间决定了对方的生死。而后,他又一剑贯穿了老朋友柯海因的胸膛,阵斩了他的旧友。
这个曾与他并肩作战,曾一起分享过无数时光的朋友,倒下了。
然而,伊塔里斯自己也没能幸免,本该胜利的他在莫拉丝的干扰下,被他的徒弟带走了。
至此,伊塔里斯,或者说尤里安,在这一战后彻底落幕,和他一起消逝的,还有柯海因和阿海尔的生命。
但在历史的这个大舞台上,从来不缺人。
泰氏兄弟终于正式踏上了历史的舞台,而紧随其后,另一个名字也开始闪耀——科希尔。
芬努瓦平原会战结束后,凤凰王的保镖们集结在一起,从中挑选出新的领袖,而他们最终选择了科希尔,这也得到了芬努巴尔的批准与祝福。
接下来,泰瑞昂与科希尔的故事开始了。他俩与伊塔里斯和柯海因有某种相似之处,就像一个倒影,这个故事同样充满了纷争、背叛与激情。
终焉之时刚开始时,科希尔跳了起来,猛地抓住了泰瑞昂,将其从马鞍上拽了下来。如果不是这一动作,泰瑞昂早已死于纳卡里的那次利爪横扫之下。
纳卡里在战斗中对科希尔发出了嘲讽,讥笑他面对一个远超自己力量的敌人时的鲁莽与冲动。然而,当他的斧头闪烁着寒光,狠狠劈开了纳卡里的恶魔手臂时,色孽大魔不再嘻嘻了,而是转头就跑。
再后来就是他俩砸门了。(716章)
泰瑞昂最终成为了摄政王,而科希尔选择留在泰瑞昂身边,忠诚地支持他。然而,随着泰瑞昂逐渐黑化,两人之间的关系却开始变得愈发紧张。曾经的并肩作战、一起度过的艰难时光,终究没能抵挡住黑暗的腐蚀。
接着就是科希尔与艾德安娜的故事了。
最后,泰瑞昂进入了一座临时的地牢,被囚禁的科希尔在那里。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科希尔的尖叫声如同刀割般刺破寂静,让周围的每个人都难以入眠。
当科希尔被带到由阿苏焉神庙改造的凯恩神殿时,他已无法站立。那一刻,他的身体几乎完全残破,腿部成为了残缺不全的骨头和肉体的拼凑。眼睛空洞无神,衣衫褴褛,整个形象让人不禁感到深深的恐惧和惋惜。
尽管如此,科希尔依旧在痛苦中对泰瑞昂喊道,让泰瑞昂看看自己如今的模样,看看他如何在别人受苦的场景里变成了这副模样。
然而,泰瑞昂此刻早已完全黑化,内心已无情感可言。他走上前,毫不犹豫地用拳头击打了科希尔,仿佛这是对昔日情谊的终结回应。科希尔的叫声止住了,沉默的空气中只剩下惨淡的回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终,科希尔死了,死在了自己的斧头下。杀死他的人是达洛斯王子,也就是艾德安娜的二弟。
达洛斯的动机简单而残酷——为补偿他哥哥的死与姐姐的背叛,科希尔成了他复仇的祭品。
这一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亦或是历史的必然。
-----------------
怎么说呢,人性,往往是复杂且矛盾的。
尤里安年轻时,心中满是对多里恩的恨意。多里恩是长子,是家族的继承人,而这一点在他看来,几乎是一种无形的压迫。他无法忍受他哥哥从骨子里散发出的自信,无法忍受多里恩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那种仿佛天生就该指挥别人的优越感,多里恩的存在,好像一直在提醒他自己的渺小与无力。
当多里恩失败时,尤里安被赋予了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不仅仅是对哥哥的惩罚,更是一个社会传统的延续——杜鲁奇社会里,弟弟有权对失败的哥哥施以惩罚,而且惩罚越残忍越好。
这一切看似极具象征意义,但当这机会真真切切地摆在眼前时,尤里安却没有了曾经渴望的快感,反而觉得一切都变得沉重而空洞。
他站在多里恩的面前,看着哥哥脸上写满恐惧和无助。那些年少时的仇恨、对哥哥的敌意,仿佛都在这一刻蒸发得无影无踪。他原本期待的快感没有到来,他的心中没有愤怒,甚至没有怨恨,反而只剩下无力和惋惜,一种空荡荡的失落感。
他甚至发现自己开始回忆起和多里恩一起度过的那些年少时光——那些在兄弟间共享的时光,一些曾经的欢笑与默契,竟然成了他不舍得忘记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