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理解。”达克乌斯微微抬手,示意维莉萨冷静。左手在空中随意地挥动了两下,嘴角带着一丝淡笑,语气不急不躁,见维莉萨调整表情后,他又问道,“其他的数据呢?”
“航速15节,船员数量约50人。”维莉萨不动声色地继续,“辅助……”她顿了顿,“暂时没有。”
达克乌斯点了点头,但并未马上说话,他的目光在船身上扫视,突然,他低声问道。
“救生船呢?”
“四艘?”
听到维莉萨用不确定的语气说出来后,达克乌斯就懂了。另外他也知道维莉萨也懂了,对此,他没有再说什么废话,而是点了点头,在四处转悠了起来。
他低着头,静静地观察着甲板的构造,目光如同一名老练的舰长,审视着每一寸船体的设计。他来到了船只的左侧,停下了脚步,目光定格在那一片甲板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蹲下身,仔细查看着这块区域,令他稍感意外的是,这块甲板并非完全固定,而是可以活动的。那里有一处可以提起的部位,配合滑道设计,看起来似乎是为某些特殊用途而预留的。
看到达克乌斯沉浸在思考中的样子,维莉萨没有贸然打扰,而是向旁边的水手们投去了一个轻微的眼神示意。
得到命令的水手们闻声而动,有序的、小心翼翼的来到他们所崇敬的巫王之手边缘,看到巫王之手点头后,他们各自分散动了起来。很快,甲板被挪动,移开,露出了黑幽幽的空洞。
达克乌斯没靠过去看,他怎么能去这么危险的地方?水、高处,这些有DEBUFF的地方能少去就少去。虽然,他没靠过去,但他知道这块区域是用来卸货的,靠岸后开启,位于码头上的吊车会把船里面的货物转移出来。
“通知工造院那边,将配套的叉车出来。”对水手们投去赞赏,表示认可的眼神后,达克乌斯对弗拉奈斯吩咐道,等弗拉奈斯开始记录后,想到什么的他又补充道,“对了,还有配套的木托盘。”
木托盘就是用来垫在货物下面的,方便货物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同时还能防潮。叉车就没更没什么好说的了,手工的、全机械的叉车,属于烂大街的存在。难的在于搬运处于高位的叉车,不过他相信工造院。
随后,他抬头看了眼上方,片刻后他眯了眯眼,
见达克乌斯开始看起桅杆和船帆后,维莉萨靠了过来,进行讲解。
达克乌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从查佩尤托去往埃尔辛·阿尔文的航程中,他也没少忙活,没少上去,船帆什么的他还是懂点的,但也仅仅是懂点。通过维莉萨的介绍,他了解到,这艘船的帆船较之前有所变化。
风帆时代,船帆布局方式主要有两种布局,分别是巴尔克和巴肯廷。
说人话就是:巴尔克是三桅帆,当然到了后期,也有四桅或五桅的变体,配置是前桅、挂横帆的主桅,以及挂纵帆的后桅。风帆时代的各级战舰皆是这么配置,适合长距离航行,横帆提供动力,后桅纵帆便于操控风向。
巴肯廷则是后桅帆,桅杆数量通常为三桅或更多,仅前桅挂横帆,后面的主桅、后桅全部挂纵帆,特点是纵帆占比更高,操作更灵活,但横帆动力较弱,适合较小规模船员操作。
现代的帆训练船大多采用这种布局,这是因为现代风帆因为使用复合材料的原因,已经没了古硬帆难做大的缺点,可以做得很大而且操作容易。
当然,也有硬核的,比如破浪号风帆训练舰就是三桅帆布局……
而达克乌斯眼前的铁壳帆船,既是巴尔克,又是巴肯廷,这与杜鲁奇现阶段面临的情况有关。
在海上航行的时候,三桅帆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动力足,跑的快,但进入露丝契亚大陆的运河系统和分布在新世界的地下海后,就有点不方便了。
在地下海航行时,风时有时无,时强时弱,在运河航行时,同样如此。这很容易出现,船只偏移方向,进而出现事故的情况,小船还好,大船……
在进入特定地方前,将主桅、后桅纵帆卸下来,换成硬帆,切换成巴肯廷无疑是最优解,操作更灵活,也不用那么多的水手投入工作,可以采用轮换的方式,进行军事训练。
另外,轮换这块也有说法,有严格的章程和制度,在进行操帆或是相关训练时,水手必然是满状态的,不能在完成军事训练后,去操帆,这会出现爬绳子时脱力的情况,那后果就是,啊!随后啪叽一声,摔在甲板上。
“硬帆的技术问题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