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如懿传之凤临天下 > 第27章 皇帝放权(第1页)

第27章 皇帝放权(第1页)

太后钮祜禄氏的丧期刚刚结束,整个宫廷还沉浸在一片哀伤之中。然而,就在人们尚未从悲痛中完全恢复过来的时候,皇帝却突然下旨,开始筹备永瑚和嫡福晋西林觉罗氏的大婚。

这道旨意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宫廷的寂静,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和震惊。毕竟,太后的离世才刚刚过去不久,按照常理,宫廷应该继续保持肃穆,以示对太后的尊重和悼念。

然而,皇帝的决定似乎并没有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他显然有着自己的考量和计划,总之,他毫不犹豫地推进了这场婚礼的筹备工作。

皇帝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周身散发着一种不容侵犯的威严。他的目光如炬,仿佛两道锐利的光芒,扫视着朝堂之上的皇室宗亲和军机重臣们。那目光中,既有对朝堂局势的洞察,又有对未来国家走向的坚定期许。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毫无掩饰地表达着自己的目的:“诸位爱卿,朕今日在此郑重宣布,经过深思熟虑,朕已决定立皇后佟佳氏所出的嫡子永瑚为朕的皇位继承人。这一决定并非轻率之举,而是基于对皇室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国家稳定的考虑。皇室传承,关乎我大清百年基业,容不得半分马虎;国家稳定,更是万千百姓安居乐业之根本。朕身为天子,肩负着守护江山社稷的重任,此决定乃是经过反复权衡,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皇帝顿了顿,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继续说道:“朕深知圣祖仁时期的九龙夺嫡给皇室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和动荡。那是一场怎样的惨剧啊,兄弟相残,骨肉分离,整个皇室陷入了无尽的纷争与混乱之中。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国家也在这场内耗中元气大伤。朕绝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朕在位四十多年,历经风雨,见过无数的兴衰荣辱。如今身体每况愈下,朕必须为国家的未来做出妥善的安排。立储之事,刻不容缓,这是朕对祖宗的交代,也是对天下百姓的承诺。”

他的话语如同一道惊雷,在朝堂上引起了一阵骚动。众人面面相觑,有的面露惊愕,嘴巴微微张开,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的则若有所思,眉头紧锁,在心中权衡着这一决定可能带来的影响。皇帝的决定显然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但他的决心却不容置疑,那坚定的语气和威严的神情,让每一个人都不敢轻易质疑。

就在众人交头接耳,小声议论之时,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他身着古老的朝服,脚步蹒跚,每走一步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他躬身道:“陛下,太后新丧,此时立储与大婚并行,恐引民间议论,于皇室名声有碍啊。民间百姓向来注重礼仪传统,太后新丧,举国哀悼,此时若行立储大婚之事,恐会让百姓觉得皇室不重孝道,有损皇室威严。”

皇帝的眉头微微一皱,原本就锐利的目光此时更是如刀一般,直直地盯着面前的老臣,仿佛要透过他的身体看到他内心的想法。那目光中,既有对老臣质疑的不满,又有对朝堂局势的警惕。

“朕的心意已经决定,太后在天之灵也必定希望皇室能够安稳,国家能够昌盛。如今立储之事,正是为了避免日后的纷争,确保我大清的江山能够永远稳固。太后的丧期已经过去一段时间,皇室的传承必须有序进行。朕绝对不允许太后钮祜禄氏继续对大清皇室造成祸害。十五阿哥永琰心胸狭隘,太后的丧期还未结束,他竟然就能让侍妾有孕,如此不检点、不顾大局之举,实非储君之选。这样的皇子,你们有谁敢去辅佐他?朕绝不会让永琰再有死灰复燃的机会!”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没有丝毫的犹豫,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一般,敲击在众人的心上。

朝堂上顿时一片死寂,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老臣被皇帝的话吓得扑通一声跪地,身体瑟瑟发抖,不敢再言语。其他大臣们也都噤若寒蝉,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不敢再提出反对意见。他们深知皇帝的脾气,此时若是再触怒龙颜,恐怕会招来杀身之祸。

皇帝扫视了一圈众人,那目光如同寒冰一般,让每一个人都感到不寒而栗。接着,他缓缓说道:“永瑚为人刚毅,聪慧过人,战功赫赫。在边疆战场上,他身先士卒,带领将士们屡立战功,压得住那些嚣张跋扈的军功集团。他有着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意志,足以担当起储君的重任。至于其他,只有你们这群臣子慢慢适应永瑚这个储君的执政风格了。朝堂之上,本就需要不断地磨合与适应,只有如此,才能共同治理好国家。”

皇帝一向锐利的眼中闪过一丝幸灾乐祸,那丝神情稍纵即逝,但却被一些敏锐的大臣捕捉到了。他对臣子们和永瑚的交锋幸灾乐祸,似乎在期待着看一场好戏。在他看来,朝堂上的权力博弈和臣子与储君之间的磨合,是维持皇室统治和国家稳定的一种手段。

这时,永瑚从人群中走出,单膝跪地,“儿臣叩谢皇阿玛厚爱,定当不负所托,日后定当勤勉治国。”皇帝满意地点点头,“永瑚,你自幼聪慧,朕相信你能担此大任。此次大婚,也是为了让你早日成家立业,肩负起更多的责任。”

朝堂上众人见状,纷纷跪地高呼:“陛下圣明,储君贤德。”

这时,一位平日里以耿直敢言着称的年轻大臣,深吸一口气,壮着胆子站了出来。他身姿挺拔,虽脸上带着几分紧张,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他双手抱拳,微微躬身,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颤抖:“陛下,永瑚阿哥固然英勇过人、刚毅聪慧,然立储乃国之大事,关乎大清未来之走向。如今朝堂之上,各派势力盘根错节,永瑚阿哥虽能压住军功集团,可如何平衡各方势力,以保朝堂和谐稳定,还望陛下明示,也好让臣等心中有所底数,日后全力辅佐储君。”

皇帝听闻,目光微微一凝,嘴角却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那笑意中带着几分对即将到来的朝堂纷争的期待。他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沉稳有力:“平衡各方势力,乃永瑚日后为君所需面对之首要难题。朕今日便将此考验交予他,也交予你们。你们身为朝堂重臣,当以国家大义为重,摒弃私利,全力协助永瑚。若有人心怀不轨,妄图兴风作浪,朕定不轻饶!”

又有一位大臣,微微颤抖着站了出来,他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声音带着几分怯意:“陛下,永瑚阿哥行事风格刚毅,若在处理政务时过于强硬,恐会引起部分大臣的不满,进而影响朝堂团结,不知陛下可有良策,以化解此等潜在矛盾?”

皇帝目光如电,扫视了一眼这位大臣,冷冷说道:“刚毅并非过错,身为君主,若无刚毅之性,如何能治理好这偌大的国家?至于引起部分大臣不满,那便要看永瑚如何运用智慧与手段去化解。你们身为臣子,当以大局为重,若因一时之不满便心生怨怼,那便是大不敬之罪!朕希望你们能尽快适应永瑚的执政风格,共同为大清的繁荣稳定出力。”

朝堂之上,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各自盘算着。皇帝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暗自得意,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永瑚与这些大臣们在朝堂上展开一场精彩的交锋,而这场交锋,无疑将成为大清未来走向的关键。

“今日之事,朕意已决。立永瑚为皇位继承人,不容更改。你们回去后,当好好思量如何辅佐新君,莫要再在此事上纠缠不休。”皇帝最后说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说道:“臣等领命,定当全力辅佐储君,为大清尽忠。”然而,每个人心中都清楚,未来的朝堂,必将因永瑚的立储而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波。

皇帝话音刚落,朝堂之上仍是一片压抑的死寂,大臣们大气都不敢出,唯恐一个细微的动静惹来皇帝的不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