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将来的压力,刘备和田楷都在大规模的招募新兵,扩充军队。。。。。。田楷那边到底扩军了多少人不好说,但刘备的私军,据刘韶所知,已经扩兵到了三千人的规模。
他们确实没有多余的军械能匀给刘韶了,哪怕是刘备,最多也就是咬牙分了刘韶一百副皮甲,算是对他的支持了。
毕竟,不管是刘备还是田楷,他们其实都没太指望刘韶麾下的这几百乡勇义兵。
田楷是嫌弃兵力太少,几百人的乡勇嘛,干嘛要配备太多的军械和甲胄,能当好炮灰就行了。
而刘备那边呢,他是见识过这支乡勇义兵的作战能力的,这就是一群连行军都走不明白的乌合之众。
起码在刘备的认知中,他真不相信有人能用两个月的时间,把一群乌合之众变成精锐士卒。
与其指望这群乌合之众,刘备还不如相信自己二弟三弟亲手操练出来的新兵。
那一百幅甲胄,还是刘备看在跟刘韶的交情上,私人友情赠送的。
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刘韶虽然也很想让自己的乡勇义兵操练军械,可全军加起来就这么点装备。。。。。。他也没法大规模的操练啊。
赵云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因此,赵云给刘韶出了一个主意。
“文礼可精选军中壮士两百人,以为前部精锐,余者,皆以投石杀敌。”
简单来说,就是把军械和甲胄都集中起来,武装两百人作为前部先锋,剩下的五百人,也不用学习什么军械操练了,专心把投石这项技巧练好就行。
攻坚战交给两百前部精锐,投石兵负责投石杀敌。。。。。。这是赵云目前能想到的,最快让乡勇义兵形成战斗力的军阵构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在平原县的局势不容乐观,袁绍军屯兵高唐县,虽然现在一直按兵不动,但谁都知道,这帮人早晚要打过来的。
乡勇义兵早晚是要上战场的,早一日形成战斗力,就多一分自保的能力。
刘韶欣然采纳了赵云的建议,然后。。。。。。转手就把操练两百前部精锐的事儿,交给赵云去处理。
没办法,操练军械这种事儿,刘韶又不会,这方面赵云才是专家。
至于人选嘛,那倒是不用特意去选拔,那帮日常喝肉汤,打架抢骨头棒子的主,就是前部先锋最合适的人选。
不仅仅是因为这帮玩意儿天天吃肉喝汤的,一个比一个壮实,更重要的是。。。。。。既然享受了最好的待遇,那就应该承受最重的责任。
这年月,真没有白吃的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