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世子是谁,许清宵不知道。
但永平郡王许清宵知道是谁。
永平郡王的父亲,与武帝同宗同脉,若是没有靖城之耻,永平郡王的父亲,有很大概率是当皇帝的。
只可惜靖康之耻后,大魏已经不需要文景之帝,要的是一位武伐大帝。
所以郡王的父亲,失去了至高无上的帝位。
至于这位亲王为何能忍下来,始终是一个谜题,或许心胸开阔吧。
但提到了郡王,许清宵,是我辈读书人之敬仰。
先生二字,担当的起,担当的起啊。
慕南平格外的激动,似乎对许清宵莫名就有好感。
世子多礼了。
许清宵继续开口,对方称自己先生,着实有些言重。
非也,非也。
先生今夕不过二十,入学不足月,却能连连晋品,前有千古名词,后有千古文章,此等殊荣,如何担不起先生之称
慕南平一脸坚持道。
世子当真言重,名词偶然,文章于心,乃为上天之恩,许某才华一般,先生二字,配不上。
许清宵这话一半是客气,一半是认真。
客气成分肯定有,慕南平也肯定有客气的成分,但剩下一半是认真的。
毕竟能被称之为先生的,不仅是你有才华,更主要你得有德有品有望。
类似于其他读书人称呼自己一句先生,许清宵认认也就算了,知道是尊称。
永平世子称呼自己先生,要是自己理所当然的应下来,多多少少不好。
两位就莫要僵持了。
既然都是同龄人,就索性一些,以兄而称。
一旁的李鑫打了打圆场,大家彼此客气,你推我就,也差不多了。
若许先生不嫌弃,在下就高攀句兄长了。
永平世子点了点头,但依旧谦虚无比。
世子比我略小一些,倒是我高攀了贤弟。
许清宵也回了一句。
哈哈,许兄果然温润如玉,谦谦君子,来来来,快快请坐,李兄,你也坐。
永平世子不愧是京圈,做人说话简直是滴水不漏,既让人舒服,又不会让人感到捧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