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安曾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其实大部分原因都是没有有效的沟通和交谈。
所谓赤诚之心,其实就是坦诚以待。
而父子之间也可以坦诚以待,朕就直接说明了缘由,有一些事,藏着掖着,反倒是坏事儿!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
……
陈平安摇了摇头。
看着自己所写的史册,就是一阵惋惜。
开元十九年之后。
李隆基的操作也不少。
首先就是这宦官越来越得宠,得宠也就罢了,还能掌权。
这是完全忘记了东汉末年的十从侍之祸了啊!
好在,姚崇、宋璟之后,还有几个宰相,也算是尽职尽责了。
这些能臣里面,有着张说,然后还有韩休。
要不是这些个能臣辅佐李隆基,再加上,李隆基也正值壮年。
心性和手段也是不缺的,所以还能做到任人唯贤,能够做到不以私宠而挠法。
而一直到开元二十二年,李林甫入相。
唐朝之衰败,差不多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吧。
再然后,就是开元二十三年,册立杨玉环为寿王的王妃。
至于这位寿王,那也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所生,也是极为宠爱的皇子。
在这时候,可能是最有机会入主东宫,成为大唐太子的那个人。
只不过,造化弄人。
李隆基为自己最宠爱的儿子册立了一位王妃,最后却又翻脸了。
可谓是这大唐史册上,最大的笑话之一。
只不过,这都是后话,也就是以后的史册上,才会出现的一幕呢。
所以呢,这一次交上去的史册,李世民看了之后,也没什么想要说的。
一切看起来也都还算是正常。
并且,李隆基的一些做法,堪称是明君之风呢。
朕打算写信告诉李泰,朕不想再出现玄武门之事,所以会尽心尽力培养李承乾,不仅如此,还会扶持他接手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