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祯羡慕的眼睛都直了:张叔,你可从没有说过啊。
张茁道:和你父亲一起,你父亲不也没告诉过你他见过陛下那还是西北,咱陆侯带着千余人的队伍,为了给大队人马争取总攻时间,硬生生当着楚军数万人,挡了三天三夜。
陛下率军大获全胜之后没有丝毫停顿,亲自带着队伍星夜兼程赶来支援,那时候,陆侯我们羽箭都用完了,身边只有百十个兄弟,楚军最后一次进攻的时候,我们都已约好来世再见。
陛下率军赶到,一鼓作气将楚军击溃,然后到了阵地上,给我们俯身行了一礼。
听到这,年轻的汉子们都激动起来。
陛下行礼!
张茁说:陛下说,没有我们死死挡住楚军援兵就拿不下那座大城,拿不下那座大城,就无法打通中原与西北的通道。
他说那场大胜,最大的功劳是属于我们的,陛下跟我们一起收战死同袍的尸体,跟我一起埋葬了他们,陛下跪在那叩首送别。
说到这,张茁重重的吐出一口气。
知道为什么咱大宁的将军们总是身先士卒吗,因为陛下逢战就总是冲锋在前。
他看向年轻的战兵们:所以咱大宁有叶部堂那样的年轻人,有你们这样的年轻人,不奇怪,因为咱们有那样的陛下。
就在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旁边的火堆忽然晃了一下。
也不知道是突然来的山风,还是有什么野兽。
火苗晃动了一下的那瞬间,年纪最大的张茁却已经将连弩抬起来瞄准火焰背后的黑暗之地。
世人慈悲。
黑暗之中,几名身穿暗红色僧衣的僧人从林子里走出来。
走在最前边的一个从衣着上判断,应该比其他几个几个僧人地位高些。
他身上穿着的虽也是暗红色僧衣,不过领口不同,是类似于白锦之类的布料。
我等路过此地,夜寒风大,不得已叨扰诸位,想求个方便。
为首的中年僧人说话格外客气。
张茁却没有放下连弩。
在这种地方,忽然遇到几个僧人,谁说是巧合,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兵也不认为是巧合。
他只是不愿意去做官,只是愿意一直追随自己的老将军,不然的话,以他的能力最起码已是地方县丞,或是领兵的校尉了。
行个方便
张茁问道:你们身上是没带点火的东西
他一只手端着连弩瞄准着那红衣僧,一边取出他的火折子:我可以把火折子送你,但不方便你们过来。
红衣僧道:施主错了,我们并非是想取暖。
张茁眼神里的戒备之色更重,他示意张祯他们都到自己身后去,可那几个年轻战兵,早已做好战斗准备。
五个人的站位,就是标准的大宁战兵五人组。
张茁问:不想取暖,那你们要的是什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