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臣还听说富民侯和前淮南王之女刘陵关系密切,长安城中最近出现的倭岛婢女,就和富民侯脱不开关系。
大汉律法严禁掠卖人口,富民侯身为当朝侯爵,却与此事牵连不清,还请陛下派人彻查,如若有人违背律法,应当严厉惩处。”
长安城中最近发生的两件充满话题的事情,卖酒和卖人,仔细打听下,都和富民侯有关。
陈桥听说后,立即开动脑筋,寻求别人帮忙,终于找出了陆鸣可能涉及的两个问题,今天立即开火。
刘陵的奴婢卖了至少两百多万,陆鸣的酒卖三千文一瓶,高昂的价格,在羞于谈利的时代,太过引人注目。
刘彻环顾左右,“对隆虑侯所说之事,还有谁有所了解,都来说说看。”
“陛下,隆虑侯所说之事臣也有所耳闻。”
说话之人是左内史倪宽。
“臣关注的问题和隆虑侯有所不同,
皇家报社公然在报纸上刊登醉仙居和售卖奴婢的消息,大汉百姓看后会怎么想,朝廷是在鼓励从商么?
而且售卖的奴婢有掠夺人口之嫌,百姓们又会怎么想?
长此以往,恐怕会败坏天下风气,影响朝廷对百姓的教化。”
倪宽身为儒家弟子,对儒家思想深信不疑。
皇家报社公然为商人做宣传,在他看来,严重不符合儒家对于逐利的要求。
“陛下,报纸乃是国之公器,却用来为商人做宣传,岂不是公器私用。”
倪宽和陆鸣并无过节,因为高产粮食的因素,他对陆鸣的整体评价还很高,所说的问题也都是对事不对人。
“苏武,左内史说你涉嫌公器私用,你怎么看?”
刘彻把问题抛了出去。
这点问题都解释不了,苏武还怎么当报社主编。
“陛下,左内史对此缺乏了解,有些误会。”
广告对于现在的大汉来说有些超纲,陆鸣早就和苏武研究过这个问题,准备过预案。
误会,这里面还能有误会么,倪宽也不急着反驳,等着苏武解释。
“臣也非常赞同,报纸乃是国之公器,当然不得私用。
报纸上刊登广告,乃是臣与富民侯商议后的结果,所图甚远,是为了大汉百姓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