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暮客进了院子,门厅大敞,能瞧见小楼上座。与座下女子有说有笑。
听着莺莺燕语,杨暮客迈着方步进了屋。
玉香正在厅中表演茶艺,蔡鹮将茶杯一一端给各家。
这座次奇怪。
看那半老徐娘独坐下首,是个体面安排。但距离小楼还要远些。几个年轻面貌的姑娘坐另一旁,却与小楼近些。
奉茶自然也是要首先紧要小楼。小楼桌上已经摆了两盏,香味不同。与这厅中熏香混合在一起,杨暮客能稍稍辨别。
其余女子桌上只有一盏,这玉香还在为她们点茶。
玉香手中瓷碗里茶水已经打至发泡,开始分茶。
小楼主座上轻笑一声,“我家玉麒儿归来了,诸位看这仪表,可是招人稀罕?”
敖氏主母敖彩眼睛一亮,“玉树临风,英姿无双。”
杨暮客赶忙退半步作揖,“这位奶奶过奖了。”
小楼跟杨暮客介绍,“这位是敖氏的主母。边上两个敖氏姑娘是她的晚辈。一个叫敖麓,一个叫敖玲。另外一个是姜家的姑娘,叫姜福。”
杨暮客再揖,“贫道杨大可,喜见敖氏主母。与您见礼。”
敖彩呵呵笑道,“好儿郎。不必多礼。”
杨暮客起身,再与那三位姑娘抱拳,“几位姑娘,贫道有礼了。”
敖麓笑笑,“又不是头一回见面。不必多礼。”
敖玲面露羞赧,姜福得意洋洋。
这时蔡鹮不忙给几位姑娘和那主母奉茶,而是抬着一张桌案,放在小楼和敖彩中间。这位置一下就明了了。
杨暮客与三位姑娘与小楼亲近,敖彩却坐在圈外,似是个外人。
待杨暮客入座之后,敖麓再次开始介绍了此回北上船行的详细流程。
上次小楼做客敖氏之时,不过是一个梗概流程。此番敖氏来访,自是拿出一套详实的方案。
北上路径,诸多郡州习俗不一,情况不一。士人与良人品性不一,河道情况也不一。启程之前,宣传便要到位。与各家报馆张贴告示,由各家新闻报纸广告天下。敖氏本就掌握河运业务。与域外商船也有联系,鹿朝报馆也要参与宣传。
至于冀朝,小楼书信一封寄与不凡楼。自然有冀朝贵人赶来捧场。
所以初行速度要慢。给前来参宴的贵人赶路时间。
鸿胪寺也将此次宴会安全守备事宜上报礼部。若礼部批下,自然是把守卫工作交给各郡州的衙门来做。若礼部不批,那姜家可领舟中护卫任务。岸上接待的护卫任务,可雇佣镖局镖人来做。要提前布置,做好详细路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