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多谢你,也难为你了。”徐琅拉过徐春君的手说道。
徐琅早把家里的人在心里过了几遍,男子不必说了,只有徐道庆一个,还不堪用。
女子里头,太太们但凡有一个顶用的也轮不到她个姑娘掌家。
大奶奶心灰意懒,二奶奶正坐月子。二姑娘马上要出阁,三姑娘胆子又太小,四姑娘登不得大雅之堂,只有徐春君是个能拿得出手的。
“姑姑别这么说,和您比起来,我做这点事又算什么呢?”徐春君微微低了头,她是真心想要出一份力。
“说起来咱们家虽然有几门亲戚,只可惜都不在京中,”徐琅叹了口气:“也实难托付。”
徐春君知道,她说的就是大太太、二太太等人的娘家。
“你也知道人走茶凉的道理,更何况咱们离京已经近十年了。”徐琅不免又叹息一声:“你年纪小,又是个女子。虽说有见识,可终究人地生疏。我这里有三封信,是我如今能想到的能帮咱们的人,只是我也没有太多把握,到时只能碰运气了。”
“三姑姑,侄女有个不情之请。”徐春君道:“若这三个人都不能成事,我就去见第四个人。”
“你要见第四个人?是谁?”徐琅听她如此说大感好奇。
徐春君不过是个刚及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姑娘,她先前能有那样的见识,于她这个年纪的孩子而言,已经算是十分难得了。
若说她还认得京城中的什么人,徐琅是不大信的。
“我见姑姑有封信是写给礼部毛大人的。”徐春君道:“若我没记错,他该是祖父的弟子吧?”
“没错,毛以正是咱家老太爷的门生。当年咱们家出事的时候,他刚好丁忧,没在官场,所以未受牵连。”徐琅道:“他的人品应当是信得过的,且你祖父对他有恩。可惜的是,他在礼部如今只是个司郎,怕是……”
“侄女只是想让毛大人做个引荐,”徐春君道:“他的上官,礼部员外郎邱大人的舅舅诚毅侯如今是刑部侍郎,正管司法典狱。”
“诚毅侯就是你要见的第四个人?他肯见你吗?”徐琅觉得徐春君是在痴人说梦。
番外春(八)
“这正是我要和姑姑商量的事了,”徐春君道:“诚毅侯酷爱名人法帖,这是人尽皆知的事。他尤其推重付元英,只是付圣手的真迹传世少之又少。”
“你的意思是……”徐琅立刻明白了徐春君的意图:“要拿咱家祠堂里供的丹书铁券?”
徐家的祖上十分显赫,在前朝是开国功臣。
大周太祖敕命造了三张丹书铁券,颁给三位功劳最高的臣子,徐家就有一块。
由当时的凤池阁大学士尤荣撰文,书法大家付元英书写篆刻。
只是朝代更迭,随着大周覆亡,那丹书铁券也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但那毕竟是先祖之物,所以徐家一直珍重保管,就供奉在祖先堂里。
“动这个心思实属大逆不道,可二哥哥的性命危在旦夕,”徐春君也是迫于无奈:“其他人或许能帮忙,但胜算都不够大,我们不得不做个更周全的打算。不知姑姑意下如何?”
“亏你能想到这法子,我竟把这东西忽略了。”徐琅道:“虽说有些冒犯,但不失稳妥。当初范家、柳家和咱们家各有一块丹书铁券,只是范家在战乱中惨遭灭门,他家的丹书铁券为乱军所获,将表面的鎏金刮去,那铁券便也毁了。
柳家那块沉了湖,据说这六百年里打捞了几次,却始终也没找到。其实就算找到了又怎样,久经水浸,上面的字迹怕是也已湮灭不清了。”
“顶数咱们家这块保存得最是完好,若真能将其送给诚毅侯,的确算得上是一个份大礼了。”徐春君道:“以他的身份,想要开脱二哥哥,不过是一封书信的事。当然了,我会先试试从别人那里下手,若能办成是最好不过,实在没有办法,也只好搬出它来了。”
徐家这份丹书铁券,旁人便是想要也不能轻易到手。
因为这东西人所共知是徐家家传的宝贝,若平白无故夺了去,那可是犯法的。
不管他是谁,就算弄到了手也是个烫手山芋。既不能拿到明面上来,更要防着徐家人不肯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