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泥地而过,前一日踩过,第二日相对干燥。可在干燥的脚印之上,踩踏的脚印较之下一层湿润,这是为何?”
桐桐相信路探所报讯息,这些人尽皆受她训练,“只能说明,这一路人马在昼夜交替行军,他们只希望咱们看到十数万人马!而实际上,这一路人马当翻倍,在三十万上下。
而另一路,必然是以少充多。看起来四十余万,实则亦是三十万。这就是为何,暗探报来,说是有些痕迹蹊跷,灰烬量少,不足以烧开一鼎水。”
蒙骜看王龁:此乃两拨暗探,尽皆发现蹊跷。他们无法相互沟通,可所得信息整合之后,相互印证。这便佐证,他们所怀疑皆有理!而长公主推测,并无错处。
敌方六十万人马,分两路,每一路三十万。
蒙骜当机立断:“王翦将军,自函谷关外调二十万于你,速回援阴晋!对方知入大秦腹地凶险,凶险之地必有赵国二十万人马;而渡河需楚军,因而,亦有楚国十万人马。务必将这三十万人马全歼于阴晋。”
王翦应诺:“属下这便动身。”
等王翦一走,王龁立马调整部署,守关十万不能动。亦不能叫对方察觉函谷关人马少,防止他们冲关:“分段合围,使他们首尾不能呼应,不知我军根底。”
这一调动,军中忙了起来。
桐桐眨巴着眼睛,站在中帐中:兵力少,之前设想二次设伏便更不成了。
该当如何?
她稍一沉吟,便找蒙恬:“召集人手。”
只三百护卫而已。
“后勤还有多少人手?”
“数千老卒,数千壮女,殿下欲要何往?”
桐桐往山坳里钻,砍小儿手腕粗细灌木,“能否订做木架子?”
啊?
“再借众人衣衫,交由壮女,军中所宰杀牲畜之血留着,将衣裳染成血色……”桐桐说着,就顺手扔石子砸死一只野鸡。
而后取了衣裳内衬,绑了一个简易的架子。
又杀了野鸡,令一护卫脱下内里所穿葛衣,用鸡血将衣衫染红。而后衣裳撑在架子上,桐桐钻到里面。
有一才转身的护卫吓了惊叫一声,似是看见无头厉鬼。
蒙恬:“……”他接连朝后退去:“殿下……”
“夜间,若是这般厉鬼在敌军退军路上,会如何?秦军之前有以斩首记军功之法……”
敌军必是以为此乃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