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女主 > 106 争论修(第4页)

106 争论修(第4页)

洋人用作活字的材料是铅、锡、锑合金,不仅易于成型,制成的活字印刷性能好,而且坚固耐用,彻底解决了活字材质不好的问题。

洋人还发明了铸字的字盒和字模,使活字的规格容易控制,也便于大量生产。

在印刷机方面,洋人发明了螺旋式手板印刷机,比传统的手工印刷快了好几倍。

不仅如此,洋人还发明了脂肪性油墨,大大地提高了印刷质量。

在活字印刷术的改良和创新方面,洋人的确远远走在了汉人的前面。

那些洋人之所以把自己发明的印刷术在中土推广,当然不是为了做善事,而是为了卖机器赚钱。

但洋人却极大地低估了汉人的仿造能力。

仅仅几年时间,汉人的能工巧匠就已经能够做出一模一样的印刷机,而且价格连原来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这让洋人们大惊失色。

更要命的是,洋人当中也不是铁板一块。

有洋人因为经受不住书坊东家的金钱**,把活字的铸造配方以及油墨做法等关键技术都说了出来。

于是短短十年间,洋人千辛万苦才改良出来的活字印刷术被汉人学了个透,再也无法靠卖印刷机来赚取暴利。

与此同时,活字印刷术也逐渐成了各大书坊的主要印刷方式,并且得到大量推广。

如今池非和工匠张师傅要做的,就是改良各大印书坊最常用的螺旋式手板印刷机,让它能够印刷比普通话本要大得多的的报纸。

现在最大的障碍,是如何解决这承重的问题。

由于报纸的版面比普通话本要大得多,因此要堆积的活字数量也要多得多。

要知道现在的活字已经不是用胶泥做的,而是铅、锡、锑合金,单个的重量比胶泥要重得多。

这么多合金活字堆在一起,重量当然会加重很多倍。

如果仅靠人力牵引的话,不仅容易累,而且效率也太低。

关于这个问题,张师傅也很了很多办法,但效果都不算太好。

池非回忆起他那个时代的印刷机,只记得好像是机子在里面压一下,然后印好的东西就从滚筒里滚出来了。但对于机子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他完全是一头雾水,所以根本无从借鉴。

而且现代的印刷机是用电来驱动,因此就算能做出来在这个时代也无用武之地。干脆另外想办法。

不过既然是承重问题,其实可以换个角度来想,把拉升的对象由活字变成纸张不是更加容易吗?

池非把这个提议跟张师傅说了一下,张师傅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用力一拍大腿说:“对啊,我真是糊涂了,怎么就钻牛角尖了,就没想过换一下呢。

对对对,就应该这样做,把机子调过来,活字在下面,印纸在上面,这样就简单多了。

只是这样一来,整台机子的结构就要全部改掉了。这路子是对的,就应该这样做。”张师傅十分兴奋地捣鼓起来。

池非看到他有头绪了,于是站在旁边看他画图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