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春秋一共记载了鲁国12位国君的历史 > 第118章 必有近忧:中原诸侯联盟盟主齐桓公似乎不怎么鸟鲁国?(第1页)

第118章 必有近忧:中原诸侯联盟盟主齐桓公似乎不怎么鸟鲁国?(第1页)

连救了两个诸侯,齐桓公受到了列国诸侯的广泛尊重,但齐桓公根本高兴不起来。鲁僖公这次没能参与救卫,但参与了帮助卫国复国,总算捞回点颜面。见盟主齐侯怏怏不乐,鲁僖公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北边的山戎之敌,已经被收拾了,现在凭着燕国防备着应该不成问题。东边的夷族,自然由强大的齐国和鲁国存在,无需担心。西方的西戎,有秦国跟他们耗着,暂时不需理会。

现在是西北一带的戎狄,怎么一下子凶悍起来了?晋国在干什么了?这是晋国的主体责任,晋侯啊晋倔,你怎么不好好守住,居然让戎狄大举入侵中原?

鲁僖公不知道,很快会有一个叫晋国的超级大国横刀立马于春秋舞台中央,这个霸王龙级别的诸侯,将成为中原列国诸侯的带头大哥。

鲁僖公更不知道,这一次戎狄武装大举入侵中原,正是因为被日益强大的晋国给收拾得狗急跳墙了,才流窜到了中原的邢、卫等国。可以说,这次邢、卫两国被灭,纯粹是一个躺枪,直接原因是晋国对戎狄的打压导致。

晋国,那么了厉害?不是一直在搞内乱吗?

是的,晋国自晋文侯在公元前771年出兵勤王,助周平王东迁洛邑,再帮助周平王干掉周携王以后,获得了大把的天子赏赐,除了大量的土地城邑外,关键还取得了“征伐诸侯以讨不遵”的特权,是天子认可的方伯。

这个地位,就相当于现在的齐国。但是,晋文侯去世后,晋国陷入了大小宗之争的内部斗争,我们前面介绍过了,到鲁庄公时代,晋国总算平息了内乱,国家重新走上正轨。

这个时期的晋国,正是晋献公时代。这是晋国历史上一位武功赫赫的国君,貌似天天想着打架,天天想着扩充地盘。

晋献公即位以来,扛着天子给予的“征伐诸侯以讨不遵”的大旗,把尊王挂在嘴边,但凡寻得哪个诸侯国一点不是,就举大兵讨伐,甚至如耿国、霍国、魏国等姬姓诸侯都被吞并。

晋国与戎狄部落混杂,周边全都是戎狄部落,什么长狄、白狄、赤狄、姜戎、骊戎、阴戎等等。这些戎狄部落在晋国看来,全都是嘴边的肥肉,只要有机会,晋国就会征讨,夺其土地人口,灭其国家。

晋国,就在不断征伐戎狄部落和周边诸侯中,迅速强大起来。而不断遭受打击的戎狄部落,为寻求新的家园,就纷纷进入中原地带,有的部落,甚至迁至天子脚下的洛邑发展。

无非是为了生存而已!什么戎狄蛮夷,那只是你们大周王朝人的排外思想在作怪,只不过是生活、习俗、祭祀、耕作、饮食等等不同,凭什么非得是你们大周王朝那一套才是正道,我们就成了另类?

此处不留爷,爷就寻他处。就这样,戎狄各族各部,在晋国以及列国诸侯的打击下,四处流散,有许多就此融入中原,接受华夏文明,也送来自身的优良习俗和传统。

这叫什么?华夏文化大融合!

当然,在那个时候,谁都不会这么想。在中原列国诸侯眼里,看见你四方戎狄蛮夷就得打。四方戎狄蛮夷,见到你中原诸侯大军来了就逃。逃不了了,就打。打不过,再来。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了生存。

与当时的齐国动不动就组织中原诸侯联军不同,晋国貌似是孤身一人在打击这些戎狄,如同利箭一般,其打击方式是定点清除,逐个蚕食。所以戎狄往往得以四散而逃,许多就逃到了中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