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春秋鲁国世系表 > 第82章 为了国家:又一大夫私自参加齐宋之会,此等担当,令人叹服!(第2页)

第82章 为了国家:又一大夫私自参加齐宋之会,此等担当,令人叹服!(第2页)

放到现在,我们会说,这位公子结是一位有担当有作为的鲁国好干部,在意识到国家可能有麻烦时,勇敢站起来。

但在那时,公子结这样做,是完全违背了相关规定。首先,公子结有着自己的使命,这便是代表国君、代表鲁国送媵女至卫国,再与卫国人一起,护送卫国待嫁公族女子和鲁国送来的媵女赴陈国,完成陈国与卫国的联姻。

这样的使命,是重要使命,关系到鲁国、卫国、陈国三个诸侯国的利益。你公子结却放弃了这个使命,这意味着不把卫国和陈国的事放在重要位置,损害的是鲁国的利益。

所以,当卫国和陈国听说鲁国正使公子结居然半路放弃使命,径直去了鄄地时,都很不高兴,这就把鲁国主动送媵给卫国所作的大人情给白白扔掉了。

再说,公子结赴鄄地,目的可能是好的,为了鲁国,但是他根本没得到鲁国国君的命令,这意味着什么?你一介公族大夫,居然背着国君,私自参加人家诸侯国君召开的会议,这个要扣扣帽子的话,可以大到无边。

所以,鲁国上下对公子结这个做派非常看不惯。鲁国也真是的,经常发生这样的事,先君鲁隐公时,就有公族大夫根本不请示鲁隐公,私自调动军队参加其他诸侯国联军讨伐诸侯,或者私自结交其他诸侯的大夫。

在春秋时期,大夫无外交。什么意思?就是一国诸侯的大夫,是不容许私自有外交行动的。未经国君批准,不容许私自出兵讨伐,不容许私自出访外国,不容许私自接受或赠送礼物给其他国家的大夫等。

一国大夫是有着封邑的,多者数处,少者一处。封邑不单指土地,还有人口、可征之兵等,你大夫如果可以私自外交,一旦看不惯自己的国君了,带着自己的封邑投靠外国,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

纪国就发生过这样的大事,在齐国的经心图谋,纪国国君的兄弟纪季就带着自己的封地归降了齐国,使纪国国力大损,最后被齐国所灭。

所以,公子结的努力,并没有得到鲁国人的认可,记录史书的鲁国史官也看不起他。所以他到了鄄地后,具体与齐桓公、宋桓公商议了什么事,不予以记录。

因为在最讲周礼的鲁国人看来,你公子结哪怕做的是完全为鲁国利益着想的、完全正确的,但没有国君的命令前提下的行动,都是错误的。既然是错误的,那历史就不屑将他的一切努力给记录下来。

我们可以相信的是,公子结确实是为鲁国努力了一番的,因为齐桓公和宋桓公这次碰面后的第二年,两国就组建了联军,侵入了鲁国。而且,所谓的侵入,仅仅是侵入而已,鲁国并未受到损失。

这正是公子结的功劳。

按理来说,堂堂中原诸侯联盟盟主齐国,联合中原传统老牌诸侯大国宋国,对鲁国用兵,至少得要有一个说法,如为何教训鲁国,讨伐的结果如何,鲁国是否受到沉重打击等等。但是,史料的记录仅仅是犯了一次境而已!

按照当时齐桓公刚刚称霸之初的脾气,不从你鲁国那里得到些利益,却耗费钱粮折腾一次联合讨伐行动,这种得不尝失的军事行动是不干的。

但齐桓公干了,鲁庄公也终于有点清醒过来了:原来,齐侯不高兴了啊。

齐侯不高兴,当然是鲁国与莒国走得太近了而不高兴。那赶快对齐侯作出详细全面的解释啊,不需要了,因为公子结已经代表鲁国向齐桓公解释过了:

齐侯,寡君是因为谭子在莒国,考虑到遂国发生的事,所以就派人赴莒国,要求莒国好好看住那个谭子,别让他乱来,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齐桓公想想倒也是,但是已经与宋国商议了要给点颜色让鲁国瞧瞧,那就给一点吧,点到即可。

齐桓公派人对鲁庄公是这样说的:“请鲁侯一定要认清形势,尊王攘夷需要的是实际行动,而不是空喊口号,更不能为自己图谋私利。寡人这次联合宋公出兵,并非是讨伐鲁国,而是扫除近来频频进犯的戎狄。戎狄逃窜,这才追击至贵国境内。”

戎狄进犯?这个理由不错,因为这段时期以来,戎狄确实频频进犯中原列国。但是,哪怕是四方戎狄蛮夷都一起进犯,你齐侯也应该知会寡人一声,让寡人也率鲁军参与讨伐啊?

鲁庄公叹了口气,对这位强悍的齐侯,他不敢有太多的意见。他只知道,母后的意见是对的:无论如何,都要与齐国保持同盟关系。鲁国的一切外交,都必须在与齐国结盟的框架下。只要不脱离这个框架,鲁国才是安全的。与莒国的关系,就维持一个传统的盟友关系吧。

齐国既然并非是有意讨伐鲁国,说明鲁国与莒国之间的那点小九九,齐侯根本不知道,但万一莒国来个高调宣布,说两国结盟了什么的,再捋了齐侯虎须,那真的要摊上大事的。

那就再去一趟莒国吧,叮嘱一下莒国。鲁莒两国的关系,维持着暗搓搓的那样,别高调就行。

就这样,公元前673年秋,文姜再次出使莒国。但令谁也没想到,这位,鲁国国母、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的文姜,居然在出使莒国的途中不幸得病,并不治而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