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庶女亦安格格党 > 应天(第2页)

应天(第2页)

陆氏穿一身湖色锦缎衣裳,梳着望仙髻,戴嵌红宝石榴赤金簪。面容温和大气,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位是当家主母。

亦安上前行礼道,“给母亲请安了。”陆氏对子女并不严苛,早起请安都定了辰时三刻到就行,晚了也不甚打紧。不过这么多年过去,没有一个是在辰时三刻后面来的。

陆氏温声叫起,“坐。”亦安随即坐在一旁的凳子上,对身旁的亦真道,“大姐姐早。”再对依偎在陆氏身旁的亦宁道,“三姐姐早。”

亦真嘴角抿出一抹浅笑,“五妹妹早。”亦真容色秀美,穿一身天水碧色流仙裙,戴金累丝蝴蝶步摇。白亦真今年十六,已经到了适婚的年纪。然而她的婚事要怎么议,可把陆氏愁坏了。

原因是亦真并非陆氏的亲生女儿,她是二房长女,只是由陆氏抚养长大。

亦安祖父育有三子一女,除去前面俩儿子是嫡出外,余下一子一女均为庶出。

而白亦真之父正是嫡次子白成章,是崇元二十一年的二甲传胪,白氏一门父子三进士,谁人不羡?

崇元二十年亦安祖父进入内阁,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内阁辅臣。白家一时风光无二,可谓一时望族。

白成章又于崇元二十一年迎娶亦真之母冯氏过门。不料亦真出生没多久,白成章便抛妻弃女,隐入山林修道去了。

白成章事情做得实在荒唐,然而更要命的是,没多久圣人原配沈皇后病逝。不知道圣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听闻其修道之后,立时便赐下了文妙真人的道号。原本还想把儿子抓回来的白阁老接连上疏请罪,却被圣人留中不发。

而冯氏也在此后心灰意冷,丈夫再也回不来了。婆婆顾氏在她面前赌咒发誓会给她一个交待,等国丧一过便为其另寻一门亲事。嫁妆双倍退还,又添上一份厚厚的补偿,绝不让她白受这个委屈。

等到亦安祖父要将次子从族谱中剔除时,圣人传下口谕:何须如此。白阁老当时就病了,次子除族这件事便不了了之。圣人都发话了,谁敢不从。

这事儿还没完,当时陆氏想要将亦真记在自己名下,权当是她的孩子。冯氏带着女儿不好改嫁,陆氏原也是一番好意。不料圣人又传下话来:怎好教文妙真人绝祀?

这下陆氏也病了……

于是国丧期后冯氏改嫁,亦真由陆氏抚养,但名分上还是二房所出。陆氏给亦真取的这个真字,就是希望她能秉性真纯,别像她爹那样似的,没事儿净整些虚头巴脑的。

因为这个,府里偌大一座宅院,连一尊神佛像都没有,除去年节祭祖,再看不到一丝香火气。寻常人家大抵都会请张神像供奉,以祈福禄寿禧,这些在白家是通通没有的。

对她二叔……不对,现在应该尊称一声文妙真人,对文妙真人的行为,亦安很是不以为然。你要是真想修道,那干嘛还要成亲呢?得亏二婶冯氏后来改嫁的对象不错,不然现在白家都要被戳脊梁骨。

崇元二十八年秋,为先皇后居丧三年的太子因悲伤、劳累去世。当时京城一阵动荡,次年白成文外放出京。

而对圣人的打击还不止于此,崇元三十四年冬,皇太孙因乘舟前往瀛台拜见圣人时不慎落水,感染风寒去世,年仅二十五岁。只留下一个不满三岁的女儿和孕期刚满八月的太孙妃林氏。

圣人自此再没住过瀛台。

而太孙妃林氏得知太孙病亡,当时便动了胎气。挣扎一天一夜,产下一个羸弱男婴后血崩离世。当时京城一阵腥风血雨,远在应天府的白亦安都能闻到从京城飘来的血腥味儿。

时光终究会将哀伤冲淡,太子、太孙俱亡,圣人之后要考虑的是把江山传给哪个儿子。故太子是先皇后唯一的子嗣,太孙也是太子唯一的子嗣。圣人能强撑着把天下传给皇太孙,难道还能传给皇太曾孙不成?届时又是一场“靖难”,与江山社稷毫无益处。

而这些和如今身在金陵的亦安无关,她只管安生度日,上面的事且轮不到她操心。等到亦安及笄后,她的婚事就该提上日程了。嫡母陆氏说过,她们这样的人家,女儿外嫁一定是正头娘子。就算是有诰命的继室,男方过了三十也是不会考虑的。

陆氏有说这话的底气,她父亲是当朝太傅,公公是内阁群辅。虽不是首辅也不是次辅,但也算是谨在帝心。除却当年的事儿还有些影儿外,这样的门第,就算是庶女,也会有一门不错的亲事。

>>

所以亦安对自己的未来根本不担心,有陆氏这样的嫡母,她只管调理好身体,届时安安稳稳地出嫁就是。至于和未来丈夫的感情问题,亦安是个很现实的人。

陆氏为人宽厚,亦安不会像话本里那样,成为被随手发嫁出去的卑微庶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