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举嬴天尘 > 第 96 章 致知(第2页)

第 96 章 致知(第2页)

姚九成一怔,豁然看向他。

“……不过,说到励学文社。”谢拾却换了个话题,他接连发问,“莫非还有旁的文社?文社很多吗?要如何才能结社?”

“多如繁星。”这个问题张宥就能回答,他颇有一种终于有机会为谢拾解惑的成就感,将过往所知倾囊而出,“大齐结社之风盛行,大小文社不知凡己,读书人但凡愿意都能自行结社,不拘人数多寡。”

“有棋社、画社、书社、诗社,还有特意琢磨时文制艺、砥砺举业的文社……”张宥如数家珍,“结社者或因志同道合,或因同乡同门,泊阳文社就是其中之一。”

他知晓谢拾来自泊阳县,便拿成员皆是泊阳读书人的“泊阳文社”举了一个例子。

“……而声名最响的是江南的「横渠文社」与「少陵诗社」,前者以“横渠四句”为宗旨,非举人不能得荐入社,结社至今五十年,出过两位阁老,其成员在朝在野;后者顾名思义,与社者大都一心研习杜少陵之诗,其中不乏声闻天下的名士宗师。”

消息灵通的姚九成补充道:“……据说何训导年轻时也曾加入「横渠文社」呢!”

谢拾越听眼睛越亮。

他托着下巴,兴致盎然地提议道:“不如咱们也来结个文社罢!”

“???”

姚九成、张宥、顾怀璋齐齐一怔。

一般人第一反应难道不该是憧憬将来成为横渠文社的一员?自行结社是什么名堂?

要知道他们不过是区区四名生员而已。既无章行远的家世,又不具备高人一等的功名,结社也无半分吸引力。入了励学文社有望得名士评点,加入他们有什么好处?

可转念一想,何必希求旁人加入?志同道合的好友“自娱自乐”不就足够了吗?

如今他们本就时常聚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讨论时文制艺,亦不吝谈及朝廷邸报内容,互相出题考较律历数算……如此种种,又与所谓的“结社”有什么区别?

无非没有文社的名头而已。

()挂个正儿八经的名头似乎也不错?

见二人皆不反对,谢拾更是兴起,他沉吟起来:“正经文社总该有个宗旨,学海无涯,我意以求知为准,穷究世间之理。”

顾怀璋第一个拊掌,脸上现出毫不掩饰的激赏:“此言大善,我辈正该如此!”

姚九成与张宥亦接连叫好。

到底是少年人,都经不住豪言壮志的诱惑。否则横渠四句不至于名传天下。即便暂时做不到,挂在嘴上便令人豪情顿生。

得了鼓励的谢拾干劲更足。

“名字的话……”他脑海中不觉浮现初次接触《大学》的场景,那一天,他自以为发现了通往仙境的路,“就叫致知社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明明德于天下!”

这一日是太安元年二月二十二。

仅有四名成员的致知社正式成立。

没过几日,便有第五名成员主动送上门毛遂自荐,令致知社的规模得以“壮大”。

谢拾望着送上门的肖瑞云,耳边是未散的余音:“致知社?不介意加我一个罢?”

得知几人组成文社后,他如此说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