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烽火之铁血雄师 第501章 > 第172章 严峻形势(第1页)

第172章 严峻形势(第1页)

第172章严峻形势

随着那位唐孟潇先生的走马上任,南京卫戍司令部也随之成立,其实他当不当这个司令,对何炜的影响并不大,但是有一件事情,何炜不得不警觉和考虑,那就是下关码头的问题。

在原本历史的时间线上,这位仁兄为了表示守城的决心,可是下令收集全城船只,严禁任何人过江的,你说你不让部队过江的话还在清理之中,毕竟部队要守城嘛。

可不让老百姓过江可是让城内的百姓跟着倒了八辈子血霉,他这一纸命令不知让多少本来有机会逃生的百姓被迫蜷缩在城内,直到城破迎来了日军的屠刀。

现在因为自己的策划与筹谋,下关附近每天都有至少三万人的百姓乘船离开南京,宪兵司令部最近进一步的降低了票价,本来要一元钱的船票,现在已经下调至七毛钱,每日购买船票的人数都在激增,而且是近乎于直线上升,可何炜怕的就是,万一这家伙依然脑子不正常,以卫戍司令部的名义下令停止输送百姓过江,收缴所有船只的话,那自己的筹谋岂不是白费?很多本可以过江的百姓这下子又得躲在城里等死。

当何炜对这个危险的可能有所察觉后,便驱车前去宪兵司令部知会了肖将军,肖将军对此却不以为然,认为不会有人阻止这种事情,毕竟是疏散百姓的德政与善政,他相信新任的唐司令不会阻止的,肖司令还觉得何炜有些过于担心了,何炜也没的办法,只是叮嘱了肖将军几句一定要多加小心。

结果过了没几天,大概是十一月二十多号的事情,有一天晚上,这位唐司令突然给宪兵司令部下达命令,为了提振士气,誓死保卫首都,命令宪兵司令部即日起立刻停止一切船运行动,不准一兵一卒,一人一马过江。

宪兵司令部接到这消息之后直接就炸了锅,肖将军也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他没想到何炜几天前的预言居然变成了现实,为了阻止唐司令的命令,肖将军连夜赶到了南京卫戍司令部与其据理力争,据说双方闹得很不愉快,肖司令以全城百姓生命规劝唐司令收回成命,唐司令则以提振士气考虑,表示这个江是必须要封死的。

后来得知具体细节的何炜也是无比愤慨,带着几十万老百姓玩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可真是有你的啊。

肖司令和唐司令的争执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结果,可是那帮子宪兵却是反应极大,好多宪兵军官都在痛骂唐司令,有的人甚至露骨的表示,一个湘军出身的,没有兵权,且具有多次反蒋黑历史的人没有资格担任这个卫戍司令官,更没有资格对中央军的宪兵部队指手画脚。

更有甚者,有些宪兵特务甚至扬言要把唐司令给办了,一时间,宪兵部队可以说是群情激奋,原因无它,航运现在是宪兵的财路,断然财路,如杀人父母,宪兵部队的反应当然不可能不强烈。

最后,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想了个办法,还真的搞了一天的停运。

此消息一出,当天要过江的几万百姓全都炸了锅,钱给了,票买了,好家伙,伱们说不给过就不给过,一时间,几万老百姓扶老携幼,跪在江边,连哭带嚎的哀求守船的宪兵放人过江。

据说当时的场面极为令人动容,而后,一些宪兵军官主动走了出来,竟然也悲怆欲绝的跪在百姓前面,向百姓表示这次停止航运实在是逼不得已,全都是因为上面的命令。

此时,百姓之中有几个提前混进去的宪兵特务,趁机向宪兵军官询问是谁下的命令,宪兵军官直截了当的说出了是南京卫戍司令部下达的命令。

结果,在那些特务的煽动之下,几万名老百姓居然反过来涌入了城内,一直冲到了南京卫戍司令部,而后在那些特务的煽风点火下,百姓们再次下跪,苦苦哀求卫戍司令部给自己一条活路,几万人在大街上哭喊哀嚎,那场面不可谓不壮观,这几万人把卫戍司令部附近的街道全部堵死,愣是给围了个水泄不通,整个卫戍司令部几乎陷入了瘫痪状态。

唐孟潇也傻了眼,没想到自己为了提振士气而下达的收船命令居然引起了百姓这么大的反应,他知道自己这次是反了众怒,没办法,只能收回成命,就这样,这条荒诞无比的命令,只下达了不到一天即作废,而下关码头的百姓输送渡江工作,也重新继续。

..........

而何炜那天在孝陵卫营区看到的教导总队惨状,也仅仅是一个开始,这些天来何炜目睹了大量的从淞沪前线撤退下来的部队,且这些部队,几乎全都被编入了南京卫戍军的序列。

这些部队计有宋希濂的陆军第三十六师,孙元良的陆军第八十八师,王敬久的陆军第八十七师,冯圣法的陆军第五十八师,王耀武的陆军第五十一师,桂永清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

除却这些中央军的嫡系部队,还有从淞沪前线撤退下来的广东部队第六十六军,下属第一五九师和第一六零师,第八十三军,下属第一五四师和第一五六师。

这还没完,为了增强南京卫戍军的战斗力,又将驻扎在湖北的徐源泉部第四十八师和第四十一师给调了过来,这支部队跟何炜还颇有渊源,之前何炜的特务营新近补充的一千多名补充兵,就是来自这两个师。

总之,东拼西凑,总算是给南京卫戍军凑出了十几个师番号的部队,之所以不说是师,而说是师番号,是因为何炜太清楚这些部队的成色了,这些在淞沪前线历经血战的部队,状况好一点的步兵师还剩下三四千人,差一点的也就剩下两三千人,根本不足以称得上是步兵师,叫做加强步兵团还差不多。

显然,上面也是知道南京卫戍军下属部队的状况,于是先来了一次扩编,这个扩编,说是扩编,其实不如说是增设番号,主要是针对八十八,三十六和八十七三个步兵师,这三个老牌中央军步兵师全都被扩编成军,但仅仅是在各个师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军番号,仅此而已。

比如,第八十八师的上头增设了陆军第七十二军的番号,三十六师则是增加了陆军第七十八军的番号,八十七师的上头则是增加了陆军第七十一军的番号,各个军的军长则由几个师的师长分别担任,下属的还是原先的那个师,等于凭空增加了三个军级的番号,下面部队的实力却没有半点增长。

当然,还是有部队实打实的扩编了的,教导总队奉命由原先的三团制总队扩编为三旅九团制总队,且原先总队直属的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通信营,骑兵营等直属的营级单位全部扩编成团级直属单位。

为了满足如此庞大的扩编和其他各个部队的战损补充需求,军政部开始从后方抽调大量的新兵运到南京,军政部调徐海、淮扬、南抚、金陵等师管区后方补充营44个、南京补充兵训练处补充兵团4个、江西保安团1个共计40200人分别集中南京、浦镇、滁县等地,补充第36、第87、第88师、教导总队和第74军等部。

其中,第八十八师补充南京补充兵训练处第1团2100人、浔饶师管区3营2100人、南抚师管区2营1400人、金陵师管区1营700人,共计6300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