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三国 郭嘉 > 第131章(第2页)

第131章(第2页)

他要说的话,刚才都已经说完,并且现在不太想见曹操。然而没办法,这是聚将鼓,按照军法,听到这种鼓声,有资格去中军帐议事的人,必须立刻到场,如果缺席,是要砍头的。

其实,郭嘉上辈子住男生宿舍的时候,和舍友一起洗澡、互相搓背什么的,都是很寻常的事,但自从他被荀彧掰成弯的,心态就一直不正常。细想一下,曹操似乎也没什么出格的举动,是他对肢体接触太敏感。

也幸好他的主公是曹操,他这动不动就走的毛病,要搁在袁绍那里,都够砍几回的。

依然是和主公坐共幄席,高规格礼遇,仿佛刚才某人不等主公把话说完就走的事、根本没发生过。

曹操已然调整好状态,镇定地发出一道道命令,宣布回师兖州。但他不肯让郭嘉留下来和赵云一起断后,而是给赵云多拨了一些战马,允许他见机行事。

郭嘉放心不下,临行前,拉着赵云,对着徐州的沙盘,将所有他能想到的,赵云可能遇到的变数都推衍一遍,又唠唠叨叨地叮嘱:“胜败乃兵家常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子龙千万保重。”

赵云被他送温暖,不由失笑:“先生放心,云是惜命的人。”

先前曹操出征时,照旧把后方交给荀彧管理。

不过这一次,由于兖州的兵力空虚,所以曹操安排陈宫守濮阳,荀彧和程昱守鄄城。

正是一年一度举孝子、廉吏的时候,想成为大汉的官员,举孝廉才是正途。

这个孝廉的名额并不是固定的,以郡为单位,每二十万人口,每年可举一名孝廉,也就是说,如果一位郡太守治下有四十万人口,他一年就能举荐两个孝廉。如果某太守治下的人口不足十万,那他三年才能举荐一个人。

也不是被举荐了就一定能当上孝廉,还要通过州府的考试。布衣士子主要考察“诸生试家法”,也就是经学,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等等。文吏主要考察“文吏课笺奏”,也就是公文写作。

荀彧很重视察举人才,州府的孝廉考试,由他亲自主持。

那些通过考试的人,荀彧一个一个审核资历,把那些守孝期间连儿子都守出来的假孝子去掉,再把不怎么清廉的文吏踢出孝廉队伍。

剩下的人,录一份名单,附在文书中,州府只能办到这一步,接下来,就该把新孝廉举荐给朝廷。虽然刘协只是李傕等人手中的傀儡,但越是这种时候,荀彧越要坚守一个汉臣的本份,该准备的奏章、孝廉名册等一样也不少,让人送去长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