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华默认了,郑恩嘚瑟了,顺杆就是往上爬,先生也不叫了,直接道:
“老师,师母在家吗?还是在老家,老师有女儿吗……”
郑恩也不聊沉重的话题,一个劲的拉家常,这来来回回的变化,将高文采还有李邦华家的老仆看傻眼了。
人还可以这样装傻?不要脸!
至于郑青狼,麻木了,真的。
李邦华也不说师徒关系,开始还和郑恩聊了几句,聊到双方再次坐到客厅的时候,与郑恩再分主次而坐,此时的情景不由与前晚的情景重合。
不到两天的时间,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李邦华已经知道了郑恩前晚拜访自己的时候,还拜访了诸多人。
而这诸多人亦都已经殉国的事,他也知道的清清楚楚,比郑恩还要清楚。
郑恩虽然还在拉家常,但李邦华已没有了继续聊闲话的意思,忧愁再次回到他那已经苍老的脸上,看他如此,郑恩主动收声。
“古来稀之年,已是快要入土的人了,却选择了苟活,我不如施邦绍也!”
历史上的李邦华,死的是可歌可泣的,让这么一个可歌可泣的人打破自己的观念,而选择苟活,实在是让当事人很痛苦的事。
一句生不如死也不为过。
郑恩看他这样,生怕他又想不开了,连忙劝慰,就这么两个成果了,可不能再出意外。
其实李邦华还真在考虑,要不要现在殉国。
“老师,施副都御史是英雄,您更应该称之为英雄。
曾经有个名人说过,详细的我记不清了,大致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有名的岳武穆,但却有千千万万个无名的岳武穆。
老师您就是无名的岳武穆呀!”
“无名岳武穆?”
李邦华呢喃了一句,眼睛跳动起来。
自己是无名岳武穆?自己能跟岳武穆比?那么自己苟且偷生换来成功之后,能跟岳武穆比吗?
能的!一定能!
李邦华在内心呐喊,人也来了精神,看向郑恩,仿佛恢复了初次见面时的精神抖擞。
“不,应该是南宋有岳武穆,南明有李邦华!我们大明气数未尽,还会有最少几百年的南明!”
李邦华说这话的时候,整个人腰板都是直挺挺的,声音也是中气十足,好似奋勇争先少年郎一般!
“正是如此,古有东西两汉、两晋,又有两唐、南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