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首辅宠妻录(重生) > 第259章 逐渐实干的江南官僚(第2页)

第259章 逐渐实干的江南官僚(第2页)

陆诚有最硬的关系、天然站队也正确,已注定能成为高官,但再想往上追赶陆远那就很难了。

陆远能走到今天这般高度,全然靠着的就是让整个江南政党都跟着有好处,所以从上到下所有人都希望陆远能爬的越高越好,冲这一点陆诚便很难了。

对陆诚如此,胡宗宪、张居正等人也如此,他们的路现在陆远都已经给铺的非常平坦,将来能走到哪一步全看自己。

前提是,要干正事,就比如眼下的改稻为桑。

等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来自浙江、江西两省各府县的调研报告都送进了南京,二百多个县陆远是逐一去看,最后选定了基础条件最好的十五个县。

“预计执行改稻为桑国策的田亩数为十五万亩,如此每年可产蚕丝五百五十万斤,最少能多产丝绸一百万匹,产值将会超过种地的两倍,不过这只是纸面数据,考虑到丝绸增产带来的价格降低、大规模培训、招收纺织工人的工钱以及为这十五个县调拨储备粮的损耗,其所增加的产值大约也就在百分之一百三到一百四区间,浮动不大。”

陆远整理出一份极其详实的数据统计表,包括了粮价、运输成本、丝绸的内销及出口需求、纺机成本、纺织工人用工成本等。

“本辅选定的这十五个县都是漕运最通畅、陆运同样方便的县,周遭也有充盈的朝廷粮仓,足以确保在执行改稻为桑之后的一年时间内,所有百姓都不会出现无米下锅的情况,等到生丝出产,地方官府第一时间进行采购,走漕运和陆运送往织造局在南直隶、杭州的各个纺织厂进行投料生产。

采购的银子如果织造局暂时没钱,那么就由南京银行先行垫付,等到织造局将货卖出去变成银子后,连本带息还给银行,同时对于执行改稻为桑这项国策的十五万亩田地,由海关关税司出钱给予补贴,每亩地每年二百文钱,十五万亩地就是三万两,也不算多,权当是感谢这些百姓对朝廷国策的支持。”

听到陆远的安排,在场的人虽然觉得讶异但也没多说什么。

不过是区区三万两银子罢了,每年多产一百万匹丝绸,如果都用来出口的话,光关税就得多少?

整整一百多万两!

拿出三万两给老百姓还有什么好心疼的。

至于陆远这么做的原因很好理解,就是一个慢慢树立朝廷公信力的过程。

要让老百姓慢慢有一种认知,朝廷的政策是好的,都是惠民的,只要踊跃参与,就能得到可观的回报。

封建王朝的中央政府基本都不存在什么公信力,百姓对政府的态度都是消极的,是被动接受的,因为不接受就是犯王法,要么砍头要么抄家要么强制服徭役,总之就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下场。

所以这种王朝到了后期,随着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掌控力虚弱就很难再有凝聚力。

一亿人的政权打不过一个几十万人的政权就是铁证。

离心离德是根本问题。

现在陆远想要做的事就是慢慢扭转这种思想认知,逐步将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支持。

即国家提出一个政策构思,在经过充分的调研之后推行,民间积极参与给出正面反馈,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不强大、不进步的道理。

国家进步了,百姓也获得了回报,从整体到个人谁都落得实惠,这就是共赢。

不敢吹嘘什么思想,但陆远已经能够感受到,在自己的行为影响下,如今江南的官员尤其是中下层的官员,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无论他们这种变化是为了逢迎自己还是说单纯的政治作秀,但起码这种变化是正面的积极的,是陆远希望看到的。

还是那句老话,论迹不论心,管你存的什么心眼,只要你愿意去做实事,那就够了。(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