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穿越到李白的时候 > 第109章 凤池近日长先暖(第1页)

第109章 凤池近日长先暖(第1页)

淮西平定后,韩愈随裴度回朝,因功授职刑部侍郎,宪宗命他撰写《平淮西碑》。写碑文也决不能马虎,于是韩愈参考了很多历史典故,花了三个多月,进行过无数次的修改之后,终于将碑文写好了,提交给了皇帝。

碑文前半部分写了当时藩镇割据的危害,中间记录了作战的具体内容,后半部分歌颂了皇上论功行赏,举国欢庆的场景。期间还掺杂了一些对皇帝指挥有度,调兵遣将的歌颂。

碑文写得大气磅礴,堪称奇文。唐宪宗看了之后,非常高兴,立刻让人将其刻在了功德碑上,这就是韩愈着名的平淮西碑。

但是谁都不曾想到的是,这个平淮西碑却引发了一场争议。

这个碑文问世之后,有一些人表示不服气,以为当时裴度是负责指挥的,而李愬是冲锋陷阵的人。以李愬为首的一些人,认为韩愈轻视了李愬的功勋,却把裴度写成了第一功臣。

当时,李愬率先进入蔡州生擒吴元济,功劳最大,他对韩愈所写愤愤不平。

李愬的妻子是唐宪宗亲姑姑宠爱的女儿,不光可以自由出入皇宫,也可以随时看得到唐宪宗。因此她好几次在唐宪宗面前,说碑文写的不好,轻视了李愬。最后,唐宪宗只好下令让翰林大学士段文昌重新写碑文,写成之后,把韩语的碑文抹掉,刻上了段文。

元和十三年(818年)四月,尚书左仆射郑余庆因谙熟典章,被任命为详定使,对朝廷仪制、吉凶五礼加以修订。韩愈被引为副使,参与修订工作。

相比韩愈官场的起起伏伏,白居易的仕途则属于稳中有升。

元和二年(807年),白居易官拜翰林学士,三年拜左拾遗,五年除京兆府户曹参军。六年丁忧,九年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6年)贬为江州司马,这是白居易受到的最大挫折。在此之前,二人同朝为官大致近二十年,没有交往记录。

白居易从江州司马转为忠州刺史,元和十四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元和十五年,转主客郎中、知制诰,加朝散大夫(从五品下),始着绯(紫服佩金鱼袋)。又和韩愈同在朝廷任事,从此开始了仅有的几年交往。

韩愈和白居易诗词来往不多,白居易诗词中和韩愈有关的诗词有六首。

《和韩侍郎苦雨》:“润气凝柱础,繁声注瓦沟。闇留窗不晓,凉引簟先秋。叶湿蚕应病,泥稀燕亦愁。仍闻放朝夜,误出到街头。”

《同韩侍郎游郑家池小饮》:“野艇容三人,晚池流浼浼。悠然倚棹坐,水思如江海。宿雨洗沙尘,晴风荡烟霭。残阳上竹树,枝叶生光彩。我本偶然来,景物如相待。白鸥惊不起,绿芡行堪采。齿发虽已衰,性灵未云改。逢诗遇杯酒,尚有心情在。”

白居易和韩愈的其他四首诗是《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以寄之》、《和韩舍人题杨舍人林亭》、《和韩侍郎张博士游曲江见寄》、《思旧》。

韩愈诗词和白居易有关的有两首。

《早春与张十八博士籍游杨尚书林亭寄第三阁老兼呈白冯二阁老》:“墙下春渠入禁沟,渠冰初破满渠浮。凤池近日长先暖,流到池时更不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