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穿越到李白的时候 > 第79章 家住寒塘独掩扉(第2页)

第79章 家住寒塘独掩扉(第2页)

《会赦后酬主簿所问》:

“江南海北长相忆,浅水深山独掩扉。

重见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归。”

《送陆澧仓曹西上》:

“长安此去欲何依,先达谁当荐陆机。

日下凤翔双阙迥,雪中人去二陵稀。

舟从故里难移棹,家住寒塘独掩扉。

临水自伤流落久,赠君空有泪沾衣。”

刘长卿类似诗句,不胜枚举。

何谓“掩扉”?或能以“欲拒还迎”来做出解释,这是刘长卿两种思想冲突所产生的碰撞意象。

十多年的仕途坎坷,让刘长卿万念俱灰,孤立而失落。门外是仕途,是朝廷,他是抗拒的;可内在作为文人的担当,作为士子的执着,又让他难以放弃追求。

所谓“掩扉”,不过是虚掩,一旦门外有“东风”撞开房门,刘长卿依然会义无反顾地跨门而出。无奈命运作弄,刘长卿一出门,便迎来当头棒喝。

“闭门”意象的营造,是刘长卿思想冲突的产物——十多年的坎坷不平令他孤立失落,但内在的担当执着又令他不放弃追求。

五十六岁的刘长卿出任随州刺史,为四品官员,掌权一方。

刘长卿还以为能终于任上,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可偏偏,天不如人愿,没过几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随州被李希烈攻占。

刘长卿离开随州,逃到江东避难。

从扬州城区沿着古运河折向东北,运河转了一个大湾,此湾系大运河由北向南进入市区的第一湾,故名湾头,古时称为茱萸湾,因这里地多茱萸树而得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由茱萸湾向北数里,地距湾头和邵伯湖口之间的运河东岸,有一块土地肥美,河道密集,景色幽静的地域,这就是邗江泰安。紧贴泰安乡境的古运河东侧,唐代有一个风景优美,颇多野趣的村庄叫“半逻”。

半逻在郡城之北十八里,和渎渠(即古运河)旁,此处就是刘长卿晚年的寄家之地,他在这里生活了将近六年。

刘长卿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浙江湖州的崔真甫,小女儿嫁给扬州人李穆。

李穆是个才子,而且还是个诗人,刘长卿和李穆经常唱和,翁婿相处得很好。

李穆的家就在半逻。李穆在刘长卿五十六岁的时候,在随州娶了诗人的小女儿回扬。

第二年,刘长卿到江南丹阳溧阳一带从事朝廷任命的临时工作。在去江南之前,刘长卿抽空到扬州半逻村看望李穆夫妇,并在半逻生活了一些日子。正是这段时光,使他对半逻的美妙环境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那一年正好是建中四年(783年)的初春,新年刚刚过后,半逻已经充满春天的气息,浓密的树林里群莺争飞,到处是此起彼落的莺啼。

刘长卿这几天身心极为愉快,失去职务的烦忧已被父女相聚的亲情和此地清新美好的田园风光所排解。他乘着一条小船沿着古运河漫无目的地闲游,意在寻找灵感写几首好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