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穿越到李白的时候 > 第33章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第2页)

第33章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第2页)

十七八岁从零开始读书,对于很多人来说那是相当的难。

要不怎么说陈子昂是个天才!在短短两年间,他博览群书,深钻经史,学涉百家,诗词创作天赋也显现出来。

最厉害的是,他不仅能写诗,还能够对原来的诗歌进行改革。他认为,目前流行的宫廷诗歌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时代了,他要推翻所谓的齐梁颓靡的诗风,推广新的标准,也就是“风雅”之音。

陈子昂二十岁那一年,擅长研究天象的陈元敬对儿子陈子昂说,“我夜观天象,预示将有大事发生,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咱们的国家正在经历着一场变革,将有一代贤君出现,你要把握机会,好好的建立一番功业。”

调露元年(679年),陈子昂带着父亲的憧憬,离开了生活二十年的蜀中,北上长安,开始了他的新的人生。

而这时候,朝廷中确实也正在悄悄酝酿着一场变革。

由于唐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则天开始乘机参与国家大事,政权由高宗向武则天手中转移的趋势逐步形成。

公元674年,朝廷下诏尊唐高宗为天皇,武则天为天后,表面上两人共同执政,而实际上,朝中的一切事情都由武则天决断。

蜀道之难,天下皆知。陈子昂取道长江,由荆州北上。

江水遥遥,巴川已尽,一个远方而来的“狂歌客”即将北上,从此开拓属于自己的江湖。船行至白帝城时,陈子昂诗兴勃发。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孤帆出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虽是初出茅庐,但陈子昂这首《白帝城怀古》,古朴文风已扑面而来。或许正是因为他少年时任侠弋气,胸中自有豪气。

出三峡,北上京城长安,陈子昂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了调露二年(680年)的科举考试,结果却落第。

本以为可以旗开得胜,不料却铩羽而归。人生犹如路途烟雾横生,陈子昂顿生落羽之意,惆怅满怀。

无可奈何,陈子昂只得辞别帝京,归蜀。

他经商州大道,南入襄驿大道,再沿襄河由楚入蜀。行到襄河处,陈子昂吟诗遣怀。

“沿流辞北渚,结缆宿南洲。

合岸昏初夕,回塘暗不流。

卧闻塞鸿断,坐听峡猿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