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穿越到李白的时候 > 第18章 飘零君不知(第2页)

第18章 飘零君不知(第2页)

到了十七八岁,卢照邻心怀入仕报国的大志,在那个年代,白衣拜相大概是大多数文人心中的梦。卢照邻单身前往长安,干谒求仕。最初,他投靠朝廷重臣来济并深受其赏识,在来济的推崇和引荐之下,加之自己才华,卢照邻名声大噪。十八岁那年,卢照邻一举中第。

唐高宗的叔叔邓王李元裕听说他的名声后,以接待宾客的礼节待他,并延请卢照邻去王府中任职典签,也就是掌书册薄疏,类似于现在的文书一类工作,也时不时地为领导出谋划策。

邓王很爱重卢照邻,曾对属下众官员说:“他就是我的司马相如。”

李元裕府藏书甚丰,卢照邻利用工作之便,得以博览群书,获益不少。此后,他跟随李元裕迁徙于京城及各处任上约十年之久。

虽然受到重视,邓王也有意提拔,可他们毕竟远离权力中枢,正值青春年华的卢照龄心有不甘,整日读书,抱负难展,前途不明。

卢照邻在邓王府邸一待就是七八年,转眼到了29岁。卢照邻耗不起了,就辞别邓王,邓王将卢照邻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县尉。县尉是一个副职,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或者副县长。

三年任期结束后,卢照邻没有离开益州,而是逗留蜀中,放旷诗酒,游历山川,结交诗友,寻求施展才华的机会,可没曾想,机会没找见,却招来一场牢狱之灾。

卢照邻离开蜀地后,寓居洛阳。想着繁华的长安,他一时兴起作诗一首,名叫《长安古意》,诗中所表达的那份长相厮守的痴情,感天动地;而那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更是击中无数少男少女的心,成为后世传诵的名句。

诗的结尾处“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后来被陆游化用为“花气袭人知骤暖”,最终成为了《红楼梦》中花袭人的名字。

大唐气象,在卢照邻的笔下熠熠生辉。

此诗一出,名动京城,堪比后来骆宾王的那首《帝京篇》。

《长安古意》诗写得极好,可卢照邻也差点因此丢了性命,就因为其中有这么几句: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此时李唐已经是女皇武则天的天下。武则天的侄儿、梁王、武周宰相武三思认为这是在戳自己的脊梁骨,随即一道令下,卢照邻便被丢进了大牢。

那个时代,当权者说什么就是什么,无处说理的卢照邻只能认栽,与王勃一篇檄文招来祸端的经历简直如出一辙。

卢家上下,亲朋故旧,动用各种关系,几番周折,才把卢照邻给救了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