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只能自己去,只能一个人坚守一个火力点,不会有任何火力支援。
花费了整整半个小时,他才终于从营地的西侧缓慢绕行到了东侧,这时候时间已经接近五点。
“检查通讯。”
陈沉趴在地上,打开无线电低声呼叫。
“1号收到,就位。”
“2号收到,就位。”
“3号收到,就位。”
依次得到3人的回答,陈沉稍稍松了口气。
“1号2号注意,5点20分发起炮击,不要移动炮口,第一轮炮击后按照我标定的位置将炮架复位。”
“明白。”
1号、2号李帮和鲍启依次回复。
“3号注意,你负责西南塔楼,我负责西北塔楼,我们需要在炮击开始前10秒同时打掉对方的轻机枪火力点,开枪后不管是否命中,你需要立刻抛弃狙击步枪,改用突击步枪进行火力压制,明白吗?”
“明白。”
陈沉的人员分工说得极为细致,这当然是因为其他三人的作战素质不达标,不过,缺乏磨合训练也是重大问题之一。
这段时间,在准备煤气罐大炮的几天里,他们也进行了一定的训练和战术学习,但基本属于临时抱佛脚,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还未可知,所以也只能用最精确、死板的细分任务来保证执行的效率了。
陈沉还在继续下发任务。
“1号,2号,完成炮击之后按照预定位置组织射击,注意,开火原则是:1号负责西南区2座建筑,2号3号负责中心广场,其余区域由我负责。”
“如果任意区域出现空白,支援其他区域时,则以你们三人的左右顺序,依次选定目标开火,明白吗?”
“明白。”
三人再次答复。
这样的目标选择实际上是很呆板的、不准确的。
但没有办法,在开阔空间上,一支小队毕竟不能像CQB作战那样总是以就近原则和责任区间策略来快速选择敌人,陈沉这么安排,目的也是尽可能地保障火力不被浪费太多。
当然,哪怕是这样的策略,对其他三人来说也算是很新奇了。
他们哪受过这种训练?
上了战场也是一通乱打,甚至指挥员都不懂什么叫火力效率,只知道对着高价值目标喊“给老子打”。
鲍启和李帮对陈沉更加佩服,而石大凯也深吸了一口气,握紧SVD的枪柄,对准了目标塔楼上那个正靠在墙上休息的机枪手。
“最后一点,当我发出前进指令后,所有人立刻快速推进到2号阵地,过程不允许开枪,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