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女主 > 第43章无情的演唱机器(第2页)

第43章无情的演唱机器(第2页)

没在国际上拿过几个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唱歌的。

嗯,能叫歌唱家的大多是这类,通俗唱法能成大家的是极少数,而且这种情况在八九十年代还有军队文工团之类渠道,还没那么严重,等新世纪以后基本没了文工团,就到处都是美声类当道了。

然后美声这一系,完全就是舶来品,荆小强居然说国外的也就那样儿!

整个国内声乐世界就没人敢说这句话吧。

这就好比国外洋鬼子跟着唱京剧的,说梅老板也就那样儿,可不得被票友们拿唾沫淹死?!

换其他学生敢这么说,周晴云肯定大骂滚蛋,现在却一脸大受震撼的表情,温言相问:“为什么呢?”

这下换所有师兄师姐们对视,从对方眼里看见一车一车的MMP相互倾倒。

然后荆小强开始征服他们:“两点,第一,洋鬼子的东西,是基于他们的文化总结出来的艺术形式,我们拼了命的去学习跟随,永远不是正统,更不会被接纳,就算我们比他们好了,他们也会说我们玷污了他们的艺术,反而是差点的时候,才会施舍点头衔给我们,这点大家扪心自问我们对说相声、唱京戏的外国人什么内心实际看法就知道了,个把个参与进来挺有趣,如果最顶尖的全都是外国人,老祖宗的棺材板都按不住了……”

为什么艺术界喜欢跪舔国外,因为学的东西全都是进口货啊。

别说九零年,放二十年以后一零年都没人这么说。

全体震惊,但又觉得好像说不出哪里不对。

如果仅仅是这样大放厥词,荆小强也就是吹牛逼的假把式。

接下来才是他自己的真实体验:“第二点,实际上在欧美市场也收缩得厉害,大部分实力很强的演员都只能算是打个工,还得兼职,我们耗费巨资培养出来的选手,没准儿还没人家洗盘子的厉害,以百老汇举例,哪怕主角演员在业界之外名气也不算大,真特别厉害的很多都去影视圈了,这是个时代发展的必然局面,在没有影视剧的时候,歌剧、音乐剧、歌舞剧是宠儿,一旦有了影视剧,根本就是孤芳自赏,这点同样可以参考京剧。”

声乐界可以说是典型的皇帝新衣。

又瞧不上通俗唱法,可实际上这套阳春白雪的东西就没多少市场,老说国外高雅音乐受众群体更多。

实际上荆小强才是最懂的:“在百老汇,能长期演的剧就那么几部,其他大部分都是几年甚至几个月就倒闭,你想想,这相当于一个行业,大部分公司只有几个月到几年寿命,剧组倒闭以后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新工作,因为每年全世界都有大把的新鲜血液涌入。”

举例感受啥的张口就来:“但是歌舞剧的确又比歌剧更有生命力,也比我们的戏曲更有市场,在歌舞剧里又唱又跳甚至连唱腔都不严格要求,只要观众喜欢就行,根据剧情从美声到摇滚、嘻哈啥都可以,这种情况下,歌舞剧就是种花旗价值观的输出和广泛被接受,高质量的演出效果,完善的市场化运作,观众的口碑才会越来越好,这种情况下,我们再努力跟随有用吗,总是把作品做出来去乞求国际社会认可,不如认认真真做回我们自己,让国内观众认可。”

在行业鄙视链里面,美声唱法的歌剧是最高位,美声到各种唱法都有的歌舞剧居中,基本是通俗唱法的音乐剧最低,但这些都比通俗歌唱要高雅。

而歌舞剧区别于另外两者主要是得又唱又跳。

这个对主演的要求太高了,差不多就是文武双全的地步。

在胡德尔松基础上还得了烟熏火燎加成的荆小强,上下通吃,加上丰富的剧院经理感受。

自然不屑一顾。

但这话在90年说,哪怕在百老汇都会被全行业封杀暴打吧。

更别提什么都亦步亦趋看着欧美国家的国内音乐专业。

甚至这年头是从上到下各行各业都觉得欧美好得不得了,所以出国留学英语培训都能发展成上市公司。

哪有荆小强那种被黑金贵误伤、ZZZQ丢命的无奈感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