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猎杀演员表全部演员表 > 第97章 横扫与布置(第2页)

第97章 横扫与布置(第2页)

返回双林镇后,于寒将留下若干钱粮物资交给高佩韦作为近期用度,随即返回辽东。

————————————————

关外的神转折被越来越多的人察觉,一次次传到了京师;津港、威海港倭舰及运兵船相继被神秘人物炸沉,第二军全军覆没,这些消息在英、美、法、德等国媒体大肆渲染下更是举世皆知,清廷也终于相信了这一连串看似荒诞的消息。

“原来依克唐阿所奏均是实情。”紫禁城中,光绪帝叹息一声,满目憾色。要是早相信这事,哪怕派人查证一下,又何须签下马关条约?

他的老师,太子太保、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翁同龢进言道:“禀皇上,依为臣看,既然有此传闻,可派人前往辽东、威海等地查实,若确有其事,可令依克唐阿寻找此人。有此大功,不能不做封赏。若此人属于忠良之辈,不如将其召入京师委任一职,既可使其知恩,皇上又得一臂膀。”

前者的门生、翰林院侍读大学士、珍妃、瑾妃的老师文廷式也说道:“皇上,恩师所言甚是。此义士在倭贼凶焰正嚣之际不畏刀兵,诛贼无算,更是连斩贼酋数十人,堪以国士称之,不能不赏;

此外,听闻倭贼自山海关北返后,在锦州突遭伏击后元气大伤,一部似又在断后中遭受重创,若此事属实,十有八九也是这个于寒的手笔,不妨也予查实,再一并奖赏最为恰当。另外,倭贼既已离开山海关,应派兵进驻辽西。”

喘了口气后,文廷式又接着说道:“马关条约虽已签订,但尚未换约,依微臣看,倭国已无可战之力,换约一事应另作计较,若奉天、天津、威海等地传闻属实,这和约便不作数罢!”

光绪帝猛然击岸,激动之色难以抑制:“好!都准了!真是天佑大清,有此国士,何愁国事不靖?换约一事暂缓,等查实以上诸事再作决断;依恩师与文大学士之见,这查证一事委派何人为宜?又派哪部兵马开赴辽西?”

翁同龢说道:“陛下,依克唐阿尚在辽阳,又与于寒有过接触,派他前去最为合适,只是鞍山站尚在倭贼手中,就先让依、长两军攻下鞍山,打通前往辽东的通路。派往辽西的兵马,我看就让直隶提督聂士诚前去吧!”

清廷在打自己的小算盘时,于寒已由锦州城外的曲北村折返,之后连扫营口、田庄台、牛庄三地,将留守的第五师团22联队三个大队剿杀一空;随后马不停蹄扡赶赴海城,横扫12联队一、二大队;

至此,辽东只余鞍山的25联队第三大队和凤城的12联队第一大队,还都成了无源之水,而营口、海城再次成了真空地带。

于寒之后用电台联系营地,段英才发来一个让他又好气又好笑的消息:

在他出发后的不久,竟有十几拨来路不明的武装攻打营地,无一例外地一击而溃,没死的几乎都被抓了俘虏。

经拷问后得知,竟都是辽西甚至关内的胡子、马贼,竟是被清楚雇佣而来的,来的方式则是乘英国商船,从天津出发,穿过渤海后绕到金州以北,从花园口登陆的,正是倭军当初登陆的地点。

于寒起初都想不通,这个节骨眼上,清廷还有心思攻打一个疑似土匪窝的地方,又是怎么知道营地位置的?

随后便明白,肯定有倭军掺合,只有倭军知道营地位置,救国军得罪最狠的也是倭军。他可不知道,倭军原想让清军与他互掐,不料清军顾虑重重下耐了个滑头。

于寒下令,逐个拷问后有血债的通通处死,余者就作为免,费劳力,以后视其表现斟酌处理。辽南马上扫清了,百废待兴下,需要大把劳力呢。还有个消息令于寒非常振奋:段英才经过一个月的填鸭,都蕴良、曲兴国以及六个读过书的少年都学会了收发电文,还有十来个也学得差不多了。

于寒大喜,这真是磕睡了送枕头,正愁地盘扩充后怎么联系呢,马上任命段英才为电讯组组长,都、曲两人为副组长,鼓励他们加紧培训更多电讯人员,为全军信息化做好准备。

随后,于寒命令一营立刻北上营口,二营则守住金州的狭窄地带,炮排、机枪排、侦察排各留一个班与守备连驻守营地,其余一分为二,各随一营、二营行动,运输连将二营所需运送到位后轻装北上,与一营一起进驻营口。

于寒做以上布置的同时,驻守辽阳的依克唐阿与长顺收到清廷密令,对鞍山发起了攻击,虽然依、长两军兵力占着绝对优势,但因倭军抵抗激烈,一时无法攻克,两军陷入胶着状态;两天后镇边军五百马、步军突入站内,但倭军已在站内构筑了大量明、暗碉堡,镇边军一头撞上,顿时吃了大亏,死伤百十人后匆忙撤出;

随后倭军组织敢死队连夜袭营,又驱赶溃兵冲击,依、长两军溃败,丢下了大量辎重物资,倭军获得补给后坚守不出,依、长两军无奈,驻扎在鞍山站十里外,等待时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