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重生互联网从游戏开始 > 第126章 侠之大者1(第2页)

第126章 侠之大者1(第2页)

两人吃饱喝足,吴翰清带着陈昊逛了逛长沙的夜市,尽地主之谊介绍着本地的风土民情,后者也第一次吃到正宗的臭豆腐,确实闻着臭,吃起来那叫一个香。

离别前,陈昊给吴翰清留了林晓冉的电话,“这是你冉冉姐的电话,她擅长行政管理,网盾行政方面的事宜,你可以交给她处理,这样你就可以和技术团队把精力主要放在研发工作上,就不用为其他杂事烦心了。”

看着吴翰清冲他挥手,打车离开后,老莫神出鬼没地出现在陈昊身旁不远处。

还好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陈昊早已习惯了,他拿出电话打给女友,跟他交代几句,

“呃,小吴过来,没有地方了,19层和22层都快满了。”

“你让人力找物业,看哪层空着,在租一层,没有的话就先租几间打通。他们人不多50人左右的规模,现凑着用。”

“嗯,明天我就跟进这事。在他们来之前把办公环境准备好。”

小两口又煲了会电话粥,才恋恋不舍挂断电话。

返回酒店,跟其他人同步了下结果,陈昊躺在大床上,临睡前,想着国贸大厦的办公地点,每层都不挨着,跑上跑下的沟通也不方便。

现在规模越来越大,是不是该自己建个大楼?

地点选哪?盖几层?装修风格?需要多少钱?带着这些问题,陈昊想着想着进入了梦乡。

首战告捷,长沙之行-——FirstBlood!

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嘉兴海宁人。

“金庸”就是通过“镛”拆解开来得到的。

<divclass="tentadv">祖上不仅善于经商,还出了很多学识渊博的后人。

但到他这一代还是有些家道中落,即便这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家里还有良田千亩。

而让他父亲发愁的是,金庸太爱读书了,最后没有按照家族传统成为一名外交官,而是成了一名写书人。

1947年金庸移居香港,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企业家以及政治评论家。

写武侠的金庸与写科幻的倪匡、写流行曲的黄霑、写美食的蔡澜一起,合称为香港四大才子。

这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香港文化的一个缩影,是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里程碑。

倪匡,作过工人、校对、编辑,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他写作面十分广阔,众体皆备,小说则包括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各种。写作速度也十分惊人,每小时可写八千字,曾同时为12家报纸写连载,那时候还没有键盘,纯手写,妥妥触手怪鼻祖。

科幻写过卫斯理系列、还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谢《天龙八部》,武侠写过《六指琴魔》后来林青霞,元彪主演过同名电影,里面的主题曲《天龙八音》词作者是黄霑。

而黄霑就更厉害了,香港乐坛的领军人物,他做的词,或豪迈大气、或通俗明朗、或催人上进,一生写歌2000多首。

诸如《沧海一声笑》《我的中国心》《倩女幽魂》等等脍炙人口的经典金曲流传至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