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南国江山女主几个 > 第五百九十七章 六年变化(中)(第1页)

第五百九十七章 六年变化(中)(第1页)

自从唐高宗时期的白江口一战后,遭到重创的倭国很快意识到了与中原大唐之间的巨大差距,从此一心效仿中国。

在此后的几百年内,倭国不断派出遣唐使来唐朝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同时在其国内也进行着众多改革措施。

通过这些改革,倭国国内局势逐渐稳定下来,并且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

一百三十多年前,桓武天皇将都城从奈良迁移到平安京,此后平安京在很长时间里一直都是倭国的首都,所以这段时期也被称作平安时代。

如今的倭国天皇乃是醍醐天皇,在位已经有数十年时间。

而这期间也正是大唐逐渐走向崩溃的时期,大唐的影响力在倭国也随之不断下降。

当吴国人不断出现在倭国周边时,一开始倭国人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妥。

但随着金矿银矿的出现,让倭国权贵们看到了巨大的利益,尤其是吴国势力在倭国周边的急速扩充,很快就引来了倭国当局的极大戒备。

再加上这段时期倭国国内关于储君之位的争夺也愈演愈烈,为了转移矛盾,吴国人就这样进入了倭国当局的视线中,成为了醍醐天皇的眼中钉。

倒不是没有人提醒他,让他不要忘了当年白江口之战的惨败,不过那些支持战争的人却认为,白江口之战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如今的倭国早就不是当年的倭国了;而当年的大唐更是早已经烟消云散了。

吴国不过是割据中国南方的一个地方势力,根本就不需要在意。

在这些主战派的支持下,倭国军队很快就展开行动。

这个时期的倭国虽然长期安定,平时并没有维持多少军队,但集中个五六万大军还是很容易的事情。

吴国这边,在得知倭国有动兵的迹象之后,也很快做出应对。

杨渥力主先发制人,在倭军攻过来之前就派兵在倭国登陆。

执行这次大战的自然就是李承鼎和司马福的水军,其中李承鼎率领的五千大军乃是主力,司马福那边还有三千水军,再加上高丽国支援的三千人,一共一万一千军队,由李承鼎统一指挥。

这些军队在倭国登陆以后,很快就引起了倭国的极大震撼,倭国方面仓促之间集结了一支两万人的大军前来抵抗。

然而倭国承平已久,军队的战斗力如何能与久经沙场的吴军相比?而且倭军还是仓促应战,吴军一方却是早有准备。

这场大战还没开始结果就已经注定了,最终吴军大获全胜,俘虏了七千多倭军。

本来按照吴军的一贯政策,对于这种战争中俘虏的敌军士兵虽然说不上会善待他们,但至少也会保证他们的性命。

不过这一次对于倭军俘虏,却有杨渥直接发来诏令,下令将俘虏全部斩杀,堆成京观,以震慑倭人。

这么残酷的诏令,刚刚下达到李承鼎这里时就将他吓了一跳,虽然心中有些不忍,但君令难违,最终李承鼎还是按照军令将那些俘虏全部斩杀。

刚刚司马福说的就是这件事情,即便是依照君令行事,但在事后李承鼎还是感到有些不舒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