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指望?沈雪青在心里吐槽起来,怕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了。
陶秀兰看沈雪青又开始换鞋,连忙问:“你这是要去哪?”
沈雪青拎起包,似笑非笑:“不是明天吃饭么。我啊,去给表弟弄点见面礼。”
沈雪青打着伞出门了。
小姨那边下次再去,她现在要回学校一趟。
沈雪青的外公外婆一连生了三个闺女才得到一个小儿子。陶秀兰排行家里老大,事事操心,所以底下的弟弟妹妹都跟她亲近。
大姨陶蕙兰吃苦耐劳,一辈子起起落落但是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过得不错。二姨陶欣兰小时候被过继出去当过独生女,养父母去世之后回来自己做生意,除了婚姻不顺,也没什么波折。
只有小舅舅陶家荣,既没有陶蕙兰的务实能干,也没有陶欣兰的生意头脑,反而更像陶秀兰,软弱木讷,沉默寡言,没有主见。
沈雪青深知,小舅舅人其实不坏,但就是立不起来。以前听父母的,现在听老婆的。
就比如这次事情,表弟陶明伟在小舅妈的严苛教育下,考上了城里的初中。本来是件大好的事情,最后却因为陪读,闹成了一个笑话。
要解决这件事,还得从根源下手。
沈雪青到了母校,跟传达室的大爷打了声招呼就进去往初中部走了。
现在是暑假期间,学校里其实没有什么人了。
顶着酷暑,沈雪青找到了行政老师办公室,敲门进去说明了来意。
里面的老师很惊讶,这年头,家长来打探消息的不少,但是帮自己表弟来打听的姐姐是真不多。
一个扎马尾的老师看沈雪青眼熟:“你是不是以前也是我们初中念出来的啊?”
沈雪青回复:“是,我是一路直升的,不过我今年已经高考结束了。这不是看我表弟从乡下考上来也不容易嘛,所以才来打听一下。”
另一个穿裙子的女老师笑了:“这就对了。城里和乡下教学方法不一样,都考上来了,趁着暑假还是可以多学一下,把基础打牢。”
沈雪青点头称是。
虽然这时候的政策原因,强制每年都必须给乡下学校划名额,但是大部分农村的学生,考上来都跟不上。这也是为什么陶明伟后来学习越来越差的原因。
他以为自己很聪明,没想到人外有人。一到城里读书,回回考试倒数。小舅妈又只知道打骂孩子,这反而逼出了陶明伟的叛逆期。
没过多久,他就仗着小舅妈不懂,骗小舅妈签字,不上晚自习,成天出去鬼混了。
最后东窗事发,陶明伟险些被开除,成绩落得提不上来了。
小舅妈多少年后都在痛心疾首,总觉得要是当年不陪读,而是把陶明伟送去寄宿就不会变成这样了。
这个女老师就是在隐晦地提醒沈雪青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