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两旁的百姓们虽然都被士卒们隔绝开来,但他们的好奇心并没有被完全压制住。
他们或是偷偷地从士卒们的缝隙中窥视我,或是交头接耳地低声议论着。
我能感觉到他们各种各样的目光,有好奇的、有敬畏的、也有冷漠的,甚至还有一些带着敌意的。
……
在这间屋子里,我静静地坐着,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前方战事的最新消息。
据陆津风所说,随着军队的不断推进,从南方曲州进攻的谷将军和宿州的沈易东在行军途中不期而遇。
然而,由于唐国百姓、流寇以及山贼等因素的干扰,他们的步伐受到了严重的拖延,至今仍然滞留在卞州的边缘地带。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这几天的休整和整顿,谷将军和沈易东所率领的军队已经重新恢复了战斗力。
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即将对长治郡和芦郡发起猛烈的进攻。
两路大军的攻占计划,陆津风都有参与,有很大一部分还是他为沈易东和谷将军出谋划策。
也是因为我的到来,陆津风才会来到后方整顿,否则他会继续在前线谋划。
我发现他们的计划并没有任何不好的地方,相反,这个计划非常的完美,因为集齐了无数将领的想法。
“陛下,京城来了一份急报。”
一名官员拿着一份奏书进来,奏书很快来到我的手上。
奏书是钟尚书的笔迹,他说赤昭国已经在整顿兵马,预计九月十五对北陵、唐两国发起战争。
赤昭国希望能与伊国建立盟友,只要伊国不对两国施以援手就可以,至于唐国,谁打下的城池就是谁的。
同时,还有赤昭国皇帝的书信,他说的很清楚。
赤昭国实在不想被珝国压着打,他们每一次向另外四国求援的时候,都没有获得应该得到的援助。
为此,赤昭国皇帝决定一举南下,与其让三国相互消耗,倒不如扩张赤昭国的土地。
他还希望,等平定两国后,希望伊国能出兵和赤昭国一起收复十六州。
他还威胁我,如果伊国不出兵,他也不会顾忌北边的珝国,往死里攻打伊国。
同时,他还许诺,事成之后,把与珝国接壤的两个州割让给伊国。
……
我同意赤昭皇帝的提议,但,我感觉这里面有猫腻。
赤昭国的理由很合理,可为什么要偏偏选择这个时候对唐、北陵两国动手?
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非常巧合的好事。
是的,巧合,但我从来不信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