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能够拉来一些投资。
用这些钱,你能将原塑料厂的资产利用起来吗?”
李贵想了想,道:“只要资产,不要人?”
关庭笑着看他:“不要人,你怎么玩?”
“不是那个意思?原来厂里管理人员我一个都不要,只要技术工人。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绝对能够带着这帮人把业务搞活。
当然了,这也看能有多少的资金,三瓜俩枣的不顶用。”
“五十万,你看能顶多大的用处?”
李贵闻言精神一振。
“要搁以前五十万做不了什么事儿,一条生产线都不止这个价钱。
可现在却不好说,里面的人恨不得把厂子都拆了当废铁卖。
如果有这个资金量,再去银行贷款一部分,我能拉出来四条生产线。”
说着指了指自己的厂房。
“我这用的都是市面上淘汰的不知道几手的设备,勉强算是有了一定的生产能力。
但是能做的东西不多,如果有像样的设备和工人,我可以把原来塑料厂的产品线复制出来六七成。”
关庭点头,问道:“市场怎么样?”
“只要能生产出来,就不缺买家。”
李贵对于市场很有信心。
关庭虽然对这个产业不了解,但九十年代初,正是国内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
产品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但国营大厂的自主性差,还在变与不变之间挣扎,许多机会也就白白错过。
更加上还有三角债务的负担,人员冗余的负担……
就像是掉进河里的人,就算是给他一根绳子,也拉不起来他。
因为他身上还绑着几百斤重的铁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