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配享太庙。
沈锐在一众人中站的笔直,紧紧盯着他祖父牌位的方向,这便是他能站在此地的理由。
太监总管王安站在最前方,臂弯里挂着一把拂尘,高声道:“鸣鼓起——”
下面的小太监显然训练有素,同时高唱道:“鸣鼓起——”
“咚——”初鼓响起。
“咚咚——”鼓声再起。
“咚咚咚——”三声鼓毕。
等到鼓声停住后,一众执事进场就位,高唱:“请陪祭官就位——”几位礼部的官员站了出来。
“请初献官就位——”几位宗室之人站了出来。
“请亚献官、终献官就位——”太子带着几位皇子一同站了出来。
最后一声高唱:“请主献官就位——”
主献官便是皇帝,永嘉帝盥洗过手之后,用白巾擦干,然后开始揭开牌位上的黄布。
揭开之后,皇帝带头叩拜,所有臣子跟着一起三跪九叩,行最大的礼节。
叩拜之后,外边传来了鸣炮之声,又击了三声鼓、敲了三次钟。
等到钟声停下,里面开始奏曲,此乃迎神,同时皇帝献上金器、银器、玉器和石器作为祭礼,放在了供桌之上。
等献完贡品,王安连忙将一份折子双手捧给永嘉帝,这是祭文,需要永嘉帝面对牌位念祷,念完之后再放在下面的火盆里烧掉,这样才算礼成。
当永嘉帝接过折子的时候,手顿了一下,王安有些奇怪,但还是低着头不敢抬头正视龙颜,永嘉帝这才接了过来。
他心里也是才想起来这事!
往年这个祭文都是翰林院里几个老人写的,就算不够出彩也够四平八稳,今年他和秦之况说到谁来写的时候,秦之况提了一嘴要不就让连中六元的沈江霖来写。
永嘉帝一想也对,这可是连中六元的文魁,让他写又是祭奠告慰了先祖,又是能让开年有个好兆头,就答应了下来。
永嘉帝想着,便是沈江霖没有经验写的不好,到时候他看过之后再让其他人重写冠上沈江霖的名字图个好意头就是。
只是这几天永嘉帝忙晕了头,这份祭文被呈上了后,他本应该先看过一遍的,结果根本连打开都忘了!
永嘉帝有些懊恼,这人年纪大了,果然不记事了,现在只能寄期望于沈江霖写的不错吧。
一翻开这份折子,沈江霖的字就映入了眼帘,永嘉帝第一反应就是“这字写得极好!”
科举考试之时,为求统一,要求都是写馆阁体,沈江霖写的再好,十分本事也只能展现出三分来。
而这篇祭文,沈江霖用的是瘦金体,铁画银钩、结构美观,每一个字都写出了其特有的韵味,更符合祭文这样的场合,永嘉帝光看这字,都已经是赏心悦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