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
然而第二天,一伙人再聚到一处商量时,打探消息的小厮又跑回来了。
“掌柜的,我们快降价吧。”
他急得不行:“再不降就晚啦,好多粮商都降了,仅一个上午他们卖了许多米了。”
“谁去买了?”
“小的不知道,听说是东京城来的大商客。”
小厮说:“这商客有钱得很,买米都是千石千石地买。”
正在刘掌柜纠结之际,又有个小厮来:“掌柜的不好啦!王家的米又降价了。”
众人紧张侧目:“又降,降了多少?”
“今天降了三成,东京城来的商客一听说王家米铺降价,就跑去王家买了。”
“不行。”
刘掌柜站起身:“我得亲自去看看。”
他走出门,来到王家的米铺前,只见有许多人排队在那买米,这些人有穿着华丽的,也有农民百姓,个个跟过年似的热闹买米。
刘掌柜看了会,心里发慌。
降三成卖,那利润可就只剩下两成了啊,这让他怎么卖?
然而还未等他走完这条街,又见街边站着各家的掌柜,他们拉着驴车上街,车上高高地摞着粮袋。
“快来我这买!”
他们吆喝:“我这的米更便宜,降三成半!”
一时间那些买粮的人又一窝蜂地跑到他这边。
刘掌柜站在街上,看着高兴买米的百姓们,一时间有些恍神。
他做了大半辈子的米粮生意,还是头一次见白花花的大米贱卖到这地步的。
刘掌柜回到米铺,其他人问:“怎么样,我们到底要不要降价?”
刘掌柜咬牙:“不降,降了只赚两成利,不划算!”
闻言,众人无奈。
可谁让这刘掌柜是东家亲戚呢,他掌管江南西路所有刘家的米铺,只能听他的。
这一天,刘掌柜忧愁得头发白了好几根。
而整个燕山府,与他一样在观望的商客还有很多,大家都在忧愁这米价怎么就跟约好似的一个劲地降,降得人心慌。
可他们不知道,这降价的行当全都由一人操控着,这人便是苏绾。
这会儿她正在给陆安荀刮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