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阳县大搞招商,引来许多商人凑热闹。起初有人不大明白,来了两天又走。后来陆安荀召集他们详细解说了遍后,倒是大部分商人愿意留下来。
陆安荀想了想,继续派出更多人去泗州各处宣扬。同时按苏绾所说的法子,将愿意在津阳做买卖并且下定钱的商客姓名写在一张榜上,榜单在县城各处都贴了个遍,意在起带头作用。
这张榜单果真起了稳住商客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商客开始来县衙咨询招商的事。
因陆安荀还得忙津阳县其他事,而且在招商这方面,他发现苏绾很有章法,是以,一股脑将招商的事都交给了她。
如此一来,苏绾真是忙得脚不沾地了。
一天到晚坐在内堂接待各样的商人,几乎没空闲踏出门槛半步。
如此忙了两天,第一批的商客总算是谈完了。
只不过。
“津阳县还是太穷了啊!”
苏绾忙完一天后,站在门口捶腰望晚霞:“穷得举国闻名。”
来县衙问的商人很多,但几乎是小商客。平日就靠投机取巧赚些利,之所以来津阳,也是奔着能否闯遇个把机遇的心思而来。
是以,众人都在观望。即便有人愿意留下在津阳做买卖,也无非是打算做些酒楼、客栈等小生意,颇有试探意味。
但津阳县需要大笔钱修路,这些小商客的力量远远不够。
苏娴刚忙完回来,问她:“怎么,进展不顺利?”
苏绾摇头:“顺利,只是津阳县要修路,需要太多钱。”
她兀自苦恼:“这些钱得多久凑齐呢?要是来几个大商客就好了。”
见她这般,苏娴不禁莞尔。
她站在两步开外,安静端详苏绾。
苏绾问:“大姐为何这么看我?”
苏娴道:“我发现小妹来津阳县后,变得不一样了。”
苏绾摸摸脸:“哪不一样了?”
苏娴笑道:“你以前可不是这么勤快的人,能懒则懒,若是有什么事要你做,你铁定是百般找理由推却。”
苏绾脸不红心不跳反驳:“我是那样的人?”
苏娴点头,继续道:“可你在津阳,却全然变了个人,怎么说呢?我当初那个性子散漫的小妹变得。”
苏绾歪头:“变得什么呀?别怕我害羞,你只管夸!”
苏娴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