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一时风头无量,他的风头甚至盖过了曾国藩。
自己曾经的门生李鸿章,隐隐有了超越自己的势头,这也让曾国藩心里有些不爽。
李鸿章这个门生夺常熟,占苏州,破无锡立下了不世之功,而自己却在原地踏步。
自己手下湘军几万人围着南京城,都围了一年多了,每月消耗的粮草,物资,弹药是一笔巨大的费用,都看不见底。
关键粮草消耗太大就算了,可南京城依旧屹立在那里,打又打不进去,啃又啃不下来,每天除开不断的死人,不断的埋人,不断的去外地招募兵马,曾国藩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曾国藩能爽得吗?
本来呢。
李鸿章的淮军没有出现之前,朝廷把曾国藩以及他手下的湘军当宝贝一样。
毕竟普天之下也只有曾国藩能打败太平军。
曾国藩想要提升谁,只要写一道奏折只要折纸的内容不太过分,朝廷就立马允许。
朝廷把曾国藩看得太重,这让朝臣颇有不满,他们在上朝的时候屡次建议打压一下曾国藩,怕曾国藩做大。
当时朝廷的恭亲王和慈禧面对这种建议,他们的态度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们也知道曾国藩做大是一种威胁,可是没办法呀普天之下就只有曾国藩和他的湘军能剿灭太平天国。
朝廷不用曾国藩能用谁?
。。。。。。。
可现在李鸿章的淮军出现了。
李鸿章先在上海击败李秀成保住了上海然后连续拿下太仓,昆山常熟苏州。无锡,。
朝廷发现李鸿章创建的队伍竟然打出了这么辉煌的战绩,个个惊叹不已。
他们开始吹捧李鸿章。
。。。。。。。
就在李鸿章拿下苏州,无锡之后,远在北京的紫禁城内部就开了一场会议。
会议主要是恭亲王,慈禧,以及一些军机大臣参与,属于那种自家人开的小家庭会议。
什么会议呢?
会议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曾国藩打不下南京,而进行商讨解决办法。
会议中,慈禧太后颇有不满的说:
“”这个曾国藩,围了南京已经快两年了,依旧没什么进展“”
“”本宫催促他,他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像他这样下去,剿灭长毛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