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计划若是松辽运河无法开建,那就通过东海水师派出船队直航奴儿干城,如此也会极大减轻军辎压力。
东海水师反复进出奴儿干海域,熟悉以后,也方便朝廷组建北海水师。
甚至,若是需要,朝廷还可以委托商人从朝鲜购买粮食,直接送往奴儿干,在此只需要考虑开中法,为愿意提供军需输送的商人提供额外船引即可。”
实际上,魏广德还想把倭国也捎带上的,只是此时大明依旧断绝和倭国的经贸联系,所以他的船队可以跑日本贸易,但却绝对不能宣之于口。
印象里,倭国的粮食产量好像还不少,他们的农业似乎比朝鲜强很多。
因为在魏广德得到的消息看,这些年日本国内战事很频繁,似乎并没有因为粮食问题而停战的情况。
既然不缺吃,那应该就有富余才对。
更别说之后,日本还能发动数十万大军进入朝鲜作战。
只能说大明就算向倭国派出了密探,但他们更多还是刺探政府情报和军情,很少去关注此时倭国国民的情况。
这时代,最富有的还是大明,从整体上来说。
密探传回来的情报,更多提到就是倭国国内大部分土地都是种植水稻,由此推测出大米产量很高。
实际上,此时的倭国对于大米有种迷之自信,因为不管是大唐还是大明,主食都是大米和面粉,所以在他们看来这就是长得高的原因。
日本的土地情况,让他们可以大量种植水稻,自然就把大米捧上神坛。
这也和日本战乱不止有关系,打仗嘛,身材高大自然是有优势的。
魏广德不知道,这些大米是日本贵族和武士的主食,对于此时更多的国民来说,只能吃杂粮和野菜充饥,根本不存在魏广德以为的大米有富余的程度。
甚至,魏广德都不知道如此优良的营养摄入,让此时明人的身体素质在全球到底处于什么状态。
不过此时的张居正却有些瞪大眼睛盯着魏广德,他没想到还能这么玩的。
禁海,然后用船引让商人为大明驻扎在奴儿干的军队提供粮食。
好吧,明初开中法确实就是这样,给边军输送粮草就能得到盐引。
在这里,魏广德稍微变化下,盐引变船引。
“咳咳,当然,正常情况下我们没必要这么做。”
魏广德马上说道,“毕竟最初,官军进入奴儿干一带不会太多,一个千户所的兵马消耗,朝廷应该是承担得起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除非出现其他情况,需要大量向当地增兵。
不过就目前掌握的信息,周围应该不具备对我大明构成威胁的势力。”
魏广德在心里又补了一句,也许百年后才会出现。
不过到那个时候,大明应该已经在那里站稳脚跟了。
说白了,影响大明向当地投入资源的,主要还是当地的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