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魏广德看到殷正茂所做印度半岛的介绍,也才知道南印度居然是多山地区,有多个互不统属的王国存在。
实际上,后世国人知道印度情况也是不多,只以为印度拥有的广袤土地都是种植良田,殊不知印度其实只有北部印度的恒河平原和西北部的印度河平原才是适宜耕种之地,其他地方大部分都是高原和山地。
到了后世,这里也是印度棉花的主要产地。
不过从殷正茂所画印度地图简要里,南印度山形标志明显,让魏广德一看就懂。
这也是明朝对地图有诸多统一标志有关,如此才能让使用者一目了然。
“走吧,这份文书还是请叔大兄看看,让他知道使团的成果。”
魏广德起身,拿着那份文书,带头又回到首辅值房。
张居正刚坐下准备处理公务,一般来说商量好政务,需要一点时间静心,才能继续处理其他公务。
没想到,刚刚调整好心态,魏广德又带着曾省吾到了值房。
引他们坐下,魏广德就把文书直接交到张居正手中。
“这是缅甸发挥快报,殷正茂殷大人已经带着西洋诸国使者到了缅甸,算算时间现在应该已经到了旧港。
依我看,年后,朝廷所有决策都要开始围绕陛下大婚开始准备了。”
“嗯,我看看。”
张居正接过文书快速浏览,后面的地图他不感兴趣,但是对来了如此多国使团还是很高兴。
万国来朝,那是只有盛唐和明初才有的风景,没想到马上就能在他手中重现。
“养实计划不错,从旧港再到吕宋,然后去广州,会和壕镜葡人一起北上。”
张居正感叹道。
实际上,殷正茂这么计划,还在勃固给京师发来加急文书,多少也是因为对大明朝廷拖沓的效率有些不放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别看已经用了考成法,但那又如何,三个月的工作时间,效率依旧低下,也只比过去不管不顾要好得多。
只能勉强做到,政务有始有终,而不会半途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按照这个走法,他们到京城还需要小半年时间,礼部那边应该可以充分准备了。
不过,是不是给沿海个布政使司下文,让他们也做好藩国使团的接待工作。
眼下我大明即将开放松江府海港,可以说大明开海大势不可逆,正好让这些使团看看各地物产,说不得他们离开前还会大肆采购一番。
只要这次交易好,以后说不得西洋诸国的商船也会常来,我大明商船西行也能得到优待。”
魏广德开口提议道。
海贸的利润丰厚,魏广德当然不甘心只做制造商,赚取生产领域的差价。
实际上,这个时代真的是贸易时代。
许多人只以为大明的商品在西方属于奢侈品,所以价格很高,翻上数倍,所以利润很大,这才是海商愿意承担巨额风险飘洋过海来大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