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必须澄清,他们家的钱财的来源,也得有个说法。
桑景云没急着去见阿兰,先去找了桑钱氏。
桑钱氏还在兰心衣帽店,挺好找的。
桑景云跟桑钱氏说了几句,就离开了。
这日,桑钱氏在买猪肉时,主动跟卖肉的人搭了话。
张四爷让儿媳妇传出的流言,知道的人还很少,至少那屠户是不知道的,他好奇地询问起桑钱氏来:“桑婶子,你怎么每日买这么多肉?”
“这些肉,也不全是我们家吃的。张四去我家赔罪,给了我家一些地,正巧有人要盖孤儿院,我们就将这块地捐了出去。现如今,那个孤儿院已经动工,有许多人干活,我们就帮着做些饭菜。”
桑钱氏笑道。
“你们怎么舍得把地捐出去?”
屠户很吃惊。
桑钱氏道:“不过一块地,也不值多少钱。”
屠户听了这话,总觉得心里不舒坦。
就算不值钱,那也是一块地,谁舍得平白捐出去?
桑钱氏又道:“我家老爷子早年,在他老家亲戚的几个铺子里存了一些钱,他怕学文把他的棺材本祸害光,就一直瞒着,我也是不久前老家那边来送钱,方才知道此事。如今我们每季都有分红拿,几个孩子也能挣钱,手头便宽裕了。”
“原来如此!”
屠户感叹:“桑老爷真是懂谋算!”
桑钱氏笑了笑,又与其他人说了这事儿,还懊恼桑元善去世时,因不知道此事,以至于把桑元善的葬礼,办得过分简薄。
桑钱氏说到当时那场丧事,还红了眼眶:“我那时实在没钱,唉,我哪知道,老头子他还藏了一手?”
众人纷纷劝她:“你也别伤心了,你如今的日子,不是已经越过越好?如今你有分红拿,两个孙子也能赚钱,将来只有享福的份儿。”
桑景英半工半读,桑景雄在糕点铺工作,加起来一个月有四个银元的收入。
陆盈平日里做手工活,也能补贴家用,桑钱氏还接了帮人做饭的活儿……
再加上分红,桑家的日子,这是要好起来了!
也是巧了,就是这一日,《新小说报》登了一个不算广告的广告。
为了省版面,这用的是文言文,大概就是南洋来的商人谭峥泓,在看过《大头菜的一生》后,决定出资两千元盖孤儿院,而作者云景,将上海民众捐给大头菜的钱款,转赠给孤儿院。
下面就是捐款名单。
所有捐钱的人,都榜上有名,里面还提到,桑家为桑元善祈福,捐赠一亩半的土地,用于盖孤儿院。
张四爷让人传的,桑家跟他借钱的事儿还未传开,县城便有了新的传言:“你们可有听说桑家的事情?”
“什么?”
“还能是什么?桑元善在老家留了一大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