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丫头是个好的,老实本分,干活也麻利。要是你青英婶子知道,能让她闺女来咱们店里帮忙,指不定多高兴呢!”
“你青英婶子不容易,地里的活就算是累个半死也挣不来三口人的口粮,平时谁家有了布料棉花的,在帮人家做两件衣服补贴补贴家用。”
沈长清听着点点头,这个年代,就算是有这门缝衣服的手艺,能挣来的钱也是杯水车薪。
毕竟,谁家都不富裕不是?
能自己糊弄着做上,穿着不冷就已经很不错了,也不会有几家花钱让别人帮忙做衣服的。
沈母接着说道青英婶子家的事,沈长清听的津津有味。
“这年头谁家条件都不好,缝缝补补的也挣不来几个钱。村子里的人没有几家舍得花这份钱的,但是这知青就不一样了。”
“有些家里条件好一些的,就拿着布料啥的,让你青英婶子帮忙缝上。
再加上你青英婶子养了鸡鸭,也能跟她们换些毛票来。
这日子过的紧紧巴巴的,小儿子又是个长身体的时候,能吃得很。
你燕子姐算起来还比你大两岁呢,家里条件不好,又有个小弟弟需要照顾,一直也没嫁人。
咱们正好缺人,你燕子姐也是个不错的孩子。”
沈长清一听这个特质,当即拍板定下,只不过,这人她不熟悉,只能让沈母替她跑一趟了。
“这样的人咱们用着正好放心,那妈您替我走一趟,让她明天跟着咱们一起去店里。”
“先试试看能不能适应,要是觉得没啥问题,工资一个月十五块,每个月还有两天休息。”
沈长清给沈燕开的工资比沈长悠低了一些,现在是这个工资,等到她学会了,还可以再涨上来。
“行,那妈妈现在就去。”沈母高兴的咧开嘴。
“哎呀,咱们也算是有能力帮衬她们一把了。”
不用在地里刨食吃,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这是以前从来不敢想象的事。
村里有了其他生计的婶子们都已经不下地干活了,刚开始家里人还不理解,可是当他们看见那拿回来的钞票,就都闭上了嘴。
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不管什么年代都是。